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五册第6课 教学目的: 1. 理解有关词语及课文三、四自然段内容。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种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词句感受西湖的美。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昨天我们一起到西湖岸过去欣赏了西湖那迷人的风光,回 忆一下,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你看到了什么? 2. 站在西湖岸边就能欣赏到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 平静、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个景点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饱览一番? 二、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自由读第3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 要求:(1)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找一找这段介绍了西湖中的哪些景点,用"。"圈出。这些景点分别有什么特点,用" "在文中画一画。 2. 集体分析: (1)指名答,板书 (2)十里明湖中,孤山有什么特点?指名答、板书
"格外秀美、典雅"是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试读--齐读) (3)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又有什么特点呢? A. 看投影"苏堤、白堤"(简介有关苏堤、白堤的知识) B.再看书上是怎样描写的? 这句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写的?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绸带怎样?(绿、轻柔的飘带拂在碧水之上。) 把白堤和苏堤比作这样的绸带,突出了两堤的什么?(绿、轻柔) 板书:绿、轻柔 指导朗读(试读--范读--女生读) (4)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长的苏堤比作两条翠绿的绸带,迎风飘逸,真令人赏心悦目,那湖心的三个小岛又有什么特点呢?(投影两岛) 看图理解"掩映" (5)我们已经知道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那么这些美景座落在这银镜上,又呈现出怎样神奇的景象呢? "仿佛"是什么意思? 造句 板书:仙境 "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 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仙境。 试读--男生读 (6)太美了!如果你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愉快、舒畅)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心境的?(心旷神怡) 板书:心旷神怡 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最后一句。 三、 自学第四自然段: 1. 自由读第4自然段 要求:(1)完成填空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填空: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 ),( ),( )。岸边的华灯( ),宛如( )。远处,( )。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 ),( )。
2. 指名读 (1)描述"夜幕初垂……湖水荡漾"的情景。 (2)理解"岸边的华灯……游动"这一比喻句 把"宛如"换词。造句 (3)欣赏着这样的美景,再听到远处飘来的悠扬琴声,此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放录音看投影) 齐读最后一句。 3. 指导背诵 (1)看投影、配乐、师朗诵第四自然段 (2)自由准备2分钟,指名上讲台边指图边背诵 (3)齐背 4.小结:从大家的朗读中,从大家的神情中,我看得出你们已经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中了,最后,让我们再由远到近欣赏一次西湖的奇丽风光。(多媒体) 四、 布置作业: 1.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起伏 明月( ) ( )神怡 ( )叠叠 湖水( ) ( )徐来 2. 造句: (1) 犹如-- (2) 仿佛-- 3.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6.西 湖
孤 山 秀美、典雅 近 赏 两 堤 绿、轻柔 心旷神怡 三个小岛 仙境 华 灯 游 动 夜 游 溶为一体 琴 声 悠 扬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