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三年级语文教案 |
|
|||||
12这条小鱼在乎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8:30:20 点击数:[] ![]() |
|||||
12这条小鱼在乎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3.了解比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小鱼有生命吗?在困境中小鱼能怎么样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条小鱼在乎。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 (2)在课文中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 (1)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小鱼被困,男孩去救鱼,和一个男人的对话。 (2)学生质疑。 通过讨论,朗读课文来解决,个别的放在学文时解决。 三、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1.那个男人在海边散步,他看到了什么? 小鱼被困,处境极危险,“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他们回不去了。”“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尽,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去。”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小鱼被困的无助。 2.男人还是向前走着,忽然他停下了,他看到了什么? “(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他们扔回大海。” “走得很慢”、“弯下腰”、“捡起”、“扔回”这四个动词写出了他全神贯注和不遗余力的情状。 练习朗读。 3.男人忍不住了,问那个小男孩“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既然知道这种努力是无济于事的,那继续干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有谁会感激呢? 小男孩怎么回答? “这条小鱼在乎!” 他认为怎么样? (在他的心目中,每一条小鱼都是独立、完整的生命个体,都和人一样有生存的权利,有获得同情、关爱和帮助、呵护的需要。救活一条小鱼就是救活一条生命。尽管这么多小鱼他救不过来,可是对于被救的小鱼来说,他的新生不就意味着重新获得了整个世界吗?有什么理由不倾情相救呢?别人在乎不在乎有什么重要呢?) 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 齐读课文,简单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 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自然展开场景叙写,最终使我们看到了他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小中见大,意蕴深广。 板书设计: 这条小鱼在乎 (生存的权利) 小鱼被困:近在咫尺 回不去 男孩救鱼:走 弯 捡 扔 作业设计 1、 朗读课文 2、 抄写词语 3、 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后记 教完这篇课文,不禁感慨:课文中的男人不是没有经历过童年时代,那么他是怎样丢失了一颗童心而变得如此世俗和功利的呢?反过来说,若干年后,男孩也会长大成人,走向成熟,那时他还能保持这一颗纯洁无暇的童心吗?在人类不断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怎样消除这种隔膜和异化现象呢?令人深思。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