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二年级语文教案
   《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之二      ★★★ 【字体: 】  
《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之二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8:16:58   点击数:[]    

 
  设计理念
  根据课文的语言特色和三年级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抓住“秋白梨不但个儿大,而且香甜可口”这个句子和“躲”“挂”“点头微笑”等描写秋白梨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词语,进行动态的典型语例训练,以培养学生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特色,发挥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进行注重感悟和运用的典型语例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课题后,提出预习要求,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二)进行感悟、探究式的句式训练。
  1、理解和运用“不但……而且……”这个句式。
  成熟的秋白梨有什么特点?课文里有一句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这句话划出来。
  在学生默读思考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江湾的秋白梨不但个儿大,而且香甜可口,咬一口,甜水直流。
  (1)启发思考:这句话中的“个儿大”“香甜可口”这两个词语能否调换位置?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领悟“不但……而且……”这个句式的特点和用法。一是根据
  课文的内容和写作顺序,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在课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个儿大”承接了上文,而“香甜可口”则顺势引出下文。二是根据递进句的特点,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到“不但……而且……”这一句式中的语气和前后内容的递进关系。
  (2)再议:“个儿大”“香甜可口”能否调换位置?
  学生沿着前面的思路自然会说不能调换。这时教师就创设一个情境,引导学生进行
  交际性和用语训练:现在,假如我们来到了秋白梨的故乡——江湾,只见街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秋白梨。这时,一位热情的老大爷拿出一个很大的秋白梨让你品尝。请你用上“不但……而且……”说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会说“热情的老大爷给了我一个秋白梨,它不但香甜可口,而且个儿大。”“啊,这个秋白梨不但香甜可口,而且个儿大。”“谢谢老大爷,这个秋白梨不但香甜可口,而且个儿大。”
  上述语句反映了学生现有的语言发展水平,教师要注意从两点对学生进行点拨:一是注意礼貌,如第三个学生说的话就比较好;二是注意语感,“香甜可口”是四个字,“个儿大”是三个字,读起来有关重脚轻的感觉,如改作“这个秋白梨不但香甜可口,而且个儿很大”,“这个秋白梨不但香甜可口,而且个儿特别大”,就会好些。
  (3)利用第二自然段的有关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迁移运用。
  “春天,梨花开了,满山的梨花一片雪白,远远望去像一片银海。山上到处是梨花的清香,蜜蜂哼着悦耳的小曲,在梨花中飞舞。”在读书懂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不但……而且……”进行创造性的概括与表达:“春天的梨花不但好看,而且散发出阵阵清香。”
  2、引导学生在概括成熟了的秋白梨特点的基础上,探究,感悟描写秋白梨样子可爱的句子:成熟了的秋白梨一个个像玉石雕成的葫芦,上小下大,样子十分可爱。
  思考:作者把秋白梨比作什么?把秋白梨比作葫芦,有什么可爱的?“上小下大”这个词语有什么作用,可以去掉吗?通过朗读,使学生感悟到“像玉石雕成的”这个比喻写出了秋白梨的质地,用“上小下大”则通过具体形象地写出了秋白梨的形状。结合具体的语境让学生熟记“雕”字的写法。
  3、教学第三段,主要抓以下的训练点:
  (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语序。
  (2)通读全段,在理解这段话是按时间顺序连接起来的基础上,抓住表示
  时间的词语“春天、初夏、秋高气爽的时候”,体会这样表达在课文里的作用和效果。
  (3)朗读,感悟“躲、挂”等词的语用特点。
  初夏,梨树上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
  抓住“躲”字引导学生感悟:初夏梨树刚结果,小小的果实,青青的颜色与翠绿的叶子十分相似,不容易分辨,因此,用“躲”字十分恰当。同时,从“躲”字联想到害羞的小姑娘,也很自然,突出了作者对小青果的喜爱。换上其他词,都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秋高气爽的时候,黄中透白的秋白梨挂在枝头,在微风中点头微笑。
  这里为什么用“挂”字而不用“躲”字?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领悟到:秋天,青青的果子长成了黄中透白的秋白梨,在翠绿的叶子中“躲”不住了,只好沉甸甸地挂在枝头上,并在微风中点头微笑了。
  最后,回归全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评点:把语例研究、语感培养和语用训练,按照课文的语言特色和三年级学生的语言水平,进行整合设计,本案即是在这方面进行的一次有价值的尝试和探索。它摆脱了希望用语文知识来指导语文学习,用情节分析来实施精神升华的误区,而把语文教学应当达成的目标,让学生在阅读、感悟语言文字本身中来实现。)◆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正视学情,真实主导,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狼和小羊(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 下一篇文章:23《称象》教学设计之四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之二”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之二”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教案-第3册第五单元 识字学词...
  • ››《比本领》教案几反思
  • ››9《兰兰过桥》
  •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之二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 ››16《风娃娃》教学设计之二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风娃娃》教学...
  • ››《啄木鸟和大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秋天到》教学设计
  • ››23《三个儿子》片断赏析
  • ››《家乡的秋白梨》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 ››《家乡的小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 ››《家乡的变化》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 ››《家乡的故事》活动课设计
  • ››《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
  • ››《家乡的秋白梨》第一课时教学谈
  • ››《家乡的秋白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家乡的秋白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之二
  • ››《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之一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