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二年级语文教案
   填、比、演、拓      ★★★ 【字体: 】  
填、比、演、拓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7:40:17   点击数:[]    

填、比、演、拓 


                                                                                ——《蓝鲸》教学设计
                        宝应县城南小学      沈志彬    年龄:31岁      邮编:225800
    《蓝鲸》(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是一篇说明文,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蓝鲸的形体特征及行动,呼吸、吃食等方面的生活习性。文章运用了列举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根据文章的内容及写作特点,我设计了如下“四步”进行教学。
    一、填一填
    课文二、三自然段重点写了蓝鲸的形体很大,为了把这个特点说清楚,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来说明。教学时我指导学生先读书,圈出描写鲸很大的数字,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练习:
    (1)蓝鲸的体长可达(       )多米,体重有(       )多吨,相当于(      )头黄牛的重量。鲸须有 (       )米多长。它每天要吃(       )吨饭,每顿竞能吃下(       )吨鱼虾。(列举数据)
这些数据说明蓝鲸很___________。
    (2)蓝鲸的行动非常迅速,每小时可达(       )千米。蓝鲸换气时,会从鼻孔内喷射出高达(       )米左右的水柱。(列举数据)
这些数据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蓝鲸很_________。
    通过读、圈、填,让学生体会初步认识举数据这种说明方法,更通过这些数据让学生体会到蓝鲸确实很大。
   二、比一比
    课文的二、三自然段不仅介绍了蓝鲸大,还介绍了蓝鲸行动、呼吸等生活习性。在列举数据的同时,作者还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书并找出这些语句,再读一读,比一比,切实体会蓝鲸行动、呼吸、拉力等方面的特点。
    具体的句子有:
    1、蓝鲸的嘴巴容得下十几个成年人在里面睡觉。(作比较)
    2、一头蓝鲸相当于300头黄牛的重量。(作比较)
    3、一头蓝鲸的拉力相当于一台中型火车头。(作比较)
    4、3米长的鲸须,就像一把大型的软扫帚。(打比方)
    5、远远望去,水柱宛如一股喷泉。(打比方)
    怎么体会呢?就是抓住比较的事物,将两者深入地比一比。如第一句可设计如下比法:
    a、这句话拿(       )和(       )作比较。
    b、估算一下“十几个成年人”睡觉得要多大的地方?
    c、闭起眼睛,想像一下蓝鲸的嘴巴就有多少大。
    d、这一句话说明蓝鲸__________。
    e、再读一读句子,要读出这种感觉,这种特点。
    剩下几句可在上述学法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比较体会。在比一比中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获得感性的体验。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所用的说明方法。
    三、演一演
    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了蓝鲸吃食的特点,即“鲸吞”。这一段内容较长,鲸的吃食有一连串的动作:“一张”、“一推”、“一涌”、“一闭”、“一卷”、“排”、“留”等,如何理解这段话,体会这些词?我让学生仔细读书,然后把自己当作是蓝鲸,并用自己的嘴巴演示“鲸吞”的过程:一张——一推——一涌——一闭——一卷——排——留。我还让同桌两人一个演示,一个解说。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四、拓一拓
    学完了二、三、四自然段,引导学生再回到课题上。让学生看着课题说一说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关于蓝鲸的知识?让学生自主总结,把刚才学得的知识,进行内化整理成块,并通过学生自主发言练习说话能力。
    通过总结,学生储备了关于蓝鲸的一定的知识,但不能让学生满足于这些,还要拓一拓:读了课文后,你对蓝鲸感兴趣吗?你还想了解蓝鲸的什么呢?这一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纷纷发言:我想了解蓝鲸怎么睡觉的?我想了解蓝鲸怎么生小鲸的?我想了解蓝鲸到底还有多少只?我想了解蓝鲸究竟有哪些用?……
    思维发散开了,我趁热打铁:同学们,课堂上学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关于蓝鲸的知识却很多很多,有些知识科学家还在研究探索中。让我们到资料室、图书馆、网络上去查一查有关资料(也可以请你们的家长协助找一找),并读一读、摘一摘,一周后我们开个关于“蓝鲸”的知识竞赛活动,看谁掌握的知识最全、最多。
这一环节将学生由课堂引申到课外,从语文课本引申到社会生活中众多的信息媒体,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1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五

  • 下一篇文章:语文教案-一次实验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填、比、演、拓”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填、比、演、拓”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教案-第3册第五单元 识字学词...
  • ››《比本领》教案几反思
  • ››9《兰兰过桥》
  •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之二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 ››16《风娃娃》教学设计之二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风娃娃》教学...
  • ››《啄木鸟和大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秋天到》教学设计
  • ››23《三个儿子》片断赏析
  • ››填、比、演、拓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