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二年级语文教案 |
|
|||||
语文教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7:21:45 点击数:[] ![]() |
|||||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激发兴趣。 小朋友,夏天到了,池塘里荷花开了,大大的荷叶碧绿碧绿的,多可爱呀!今天我们 来学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板书课题,读题。谁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分节指名读,提醒注意“凌、柄”是后鼻音,“穿、眨”是翘舌音,“伞”是平舌音。 3.这首诗写了什么? 三、指导精读,体会课文内涵。 1.第一节。 (1)指名读,谁来了?出示挂图,夏天小姐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看图说话)她热情地问“我”什么? 过渡:“我”想变点儿什么呢? (2)指导朗读第一节。 2.第二节。 (1)学生自读,“我”想变成什么呢? (2)男生读前半句,“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样子的?“雨滴”落在“一片绿叶”上是什么样子的? (3)女生读后半句,“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游动是什么样子? (4)边看图边想象,雨滴“睡”在绿叶上,小鱼“游”到小河里,它们心里会怎么想?“我们”看到这些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5)指导朗读第二节。 3.第三节。 (1)学生自读。 (2)小组讨论为什么“我”又想变“一只蝴蝶”、“一只蝈蝈”?(可运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充分展开想象)。 (3)指导朗读第三节。 1. 第四、五小节。 (1)指导读第四节。 ①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一边读一边回忆夏天天空的景象。出示夏夜的画面突出“眨眼的星星”和“弯弯的新月”。 ②“我”为什么想到“变”星星和月亮呢? 联系第二、三小节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我”不仅想把自己变成身边可爱的事物(雨滴、小鱼、蝴蝶、蝈蝈),面对宁静的夜空,产生遐想,心里充满了新奇,美好的事物。 过渡:当“我看见小小的荷塘“时,最终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2)自读第五节。 ① 大屏幕映出池塘里荷叶的画面。 ② 说说画面上荷叶的样子以及自己的感受。(理解“一柄大伞”、“静静地……举着”) ③ 为什么把“荷叶”比作“一柄大伞”?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池塘里荷叶的可爱。 ④ 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因为荷叶样子的可爱吗?(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在交流中深化认识,体会荷叶不仅自己美丽,还能给小鱼、雨点带来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节。 四、配乐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课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诗歌,诗总是给人想象的空间,所以教者在设计本课时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画面和生活体验来展开想象的空间。学生的内心感受是丰富多彩的,不尽相同的。教师不要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朗读时不要过分强调朗读技巧,而应诱导学生把自己对诗句的感受读出来。要发自内心,溢于言表。]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