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保证。
2003年上半年的三次世界性突发事件,再一次证明了信息时代的严酷:谁掌握信息,谁就更加安全,更加富有;谁失去信息,跌进“数字鸿沟”,谁就更加贫穷,难免要被动挨打,甚至授人以柄,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国在信息时代制订《2020年的中国科学和技术长长远规划》,应该与时俱进,坚持十六大提出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特点,深刻考虑以下关于新的时代要求:
在全球化信息网络的世界里,国际先进水平与国内领先水平之间的区别已不复存在。国际间的“蝴蝶效应”日益显著。既与国际接轨,又不失本土化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应该成为科技发展与竞争力的核心。应该实事求是,清醒地估计与世界发展水平的差距,具体的差距(总体差距),确定哪些影响国家生存、安全的若干领域,交付科学界研究对策。
长远规划要有预见性,政府要敢于超前决策。要有充分的提前描准量,过份强调眼前的社会经济效益,会令人雾里看花,模糊不清。要花大力气,大投资。不能投机取巧,如果个个妄想“四两拨千斤”!那么只能锦上添花,谁来雪中送炭?
遵循科学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克服技术惯性和部门本位主义。从长远着眼,不要怕“秋后算账”。资源、环境、生态、健康问题都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按经典的数、理、化、天、地、生来分片包干来解决问题。要支持学科交叉、融合,要有争议,有监理机制,要把可能带动和多学科发展和产业的一大片的领域疏理出来。反对低层次的重复和单一学科的恶性膨胀,跑马圈地。大家首先共同努力把蛋糕做大,而不是先考虑分蛋糕。不要老想把新兴学科往老学科框架里装,削足适履,机构应不断更新,跟着学科生长点走。
弘扬团队协作精神,激励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解决方案,然后探本溯源,开拓创新。提倡奋斗终生的科学献身精神,反对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的干扰,和一篇论文定天下,以SCI为目标的不良倾向。
“哪一个现代化也离不开信息化”。“非典”期间,今年四月份全国互联网拨号用户净增85.1万户,达到5067.7万户。SOHO(在家办公一族)和网上购物增加,《空中课堂》等网络教育开通。世界卫生大会5月27日决定,要求世界卫生组织的所有成员国,成立一个全球性突发疫情工作组,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同时授权世界卫生组织不仅根据政府官方报告,也可综合非官方渠道的相关信息来评估疫情,采取对策。 地球信息科学的应对
由于综合国力有限,捉襟见肘,在20世纪的年代里,面对许多全球性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我国科技界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只有少数项目得到领导部门的超前决策,能够列入国家长远科技规划,能够付诸实现,很快取得辉煌成就。我亲身经历了1954年国家12年长远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超前决策,当时组织全国科学家,并借助前苏联的科技力量,大力开展青藏、新疆、内蒙古等边远地区、黄土高原与大河流域的综合考察,完成了全国1:10万地形图和1:20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的测绘,完成了国家、省区系列专题地图集的编制,完成了全国自然区划、农业区域,动植物志和1:100万土地利用、土地资源、草场系列地图等基础性调查和研究工作,为建国初期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及时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科学数据和地图。也为20世纪建立相应的各种资源与环境数据库打下了基础。1977年科技大会之后,连续制定三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我国自己的航天、遥感事业,成功发射了气象、资源,海洋系列卫星,完善了地面台站观测网络系统,开展了以资源与环境为主体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三北防护林,江河洪水灾情监测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方面,组织了应用示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航空雷达的研制与沿海城市化的发展与“数字地球”的思潮,以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数字省区、数字城市、数字流域,百舸争流,势不可挡,在电力、交通、物流管理,地下管网规划、建设与管理,交通安全与公安、远程教育设施,土地、森林、渔业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极大地推动了国家信息化的进展,缩小了与美、俄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成为第三世界和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的榜样。我国目前大约已有180多个卫星与航空遥感应用机构和400多家地理信息系统公司,70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拥有理科和工科两类不同的博士点,逐步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地球信息科学专业队伍。经过3个五年计划的整合,正在努力谋求卫星遥感、航空对地观测、卫星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朝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以并行计算,网格计算等信息科学新技术为依托的学科体系。深入探索地学信息图谱与知识发现的新方法;促进网格地图在自然与人文学科中的融合与应用。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没有基础研究和基础性数据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储备,临渴挖井,就难免“远水救不了近火”。养兵千日,用在一朝,SARS突发,而我们对这类病毒知之甚少,政府呼吁“依靠科学,防治非典”,科技界感到非常惭愧!只能又一次付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