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数学教育
   “简易逻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兼答《关于命题的困惑》一文中的“困惑”      ★★★ 【字体: 】  
“简易逻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兼答《关于命题的困惑》一文中的“困惑”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49:26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1 关于命题的两个定义
 关于命题,初中的定义是: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高中的定义是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这两个定义都不严格.两个定义中使用的“判断”一词,与语文中通常的意义不尽相同.在逻辑学上,它的意义是: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判断有真有假.所以,初中和高中的两个定义在意义上是完全相同的:命题是这样一个语句,这个语句能够判断真假.例如语句“4的平方根是2”,作为一个判断,它是错误的,所以它是命题,是假命题.
 2 关于“或”、“且”的含义
 复合命题“p或q”与“p且q”是用逻辑联结词“或”与“且”联结两个命题p与q,既不能用“或”与“且”去联结两个命题的条件,也不能用它们去联结两个命题的结论.
  例1 (1)已知p:方程(x-1)(x-2)=0的根是x=1;
  q:方程(x-1)(x-2)=0的根是x=2,
  写出“p或q”.
  (2)p: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q: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写出“p且q”.
  错解:(1)p或q:方程(x-1)(x-2)=0的根是x=1或x=2;(2)p且q: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分析:(1)(2)两题中的p、q都是假命题,所以“p或q”、“p且q”也都是假命题,而上述解答中写出的两个命题却都是真命题.错误的原因是:(1)联结了两命题的结论;(2)联结了两命题的条件.
  正确的答案是:
  (1)p或q:方程(x-1)(x-2)=0的根是x=1或方程(x-1)(x-2)=0的根是x=2.
  (2)p且q: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且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这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
  但是,在不影响命题真值的情况下,又可省略第二个命题的主语,这是符合语言习惯的.
  例2已知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写出“p且q”.
  解:p且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这个命题中括号内的部分可以省略.
  文[1]中“4的平方根是2,或4的平方根是-2”,就不能简写成“4的平方根是2或-2”.
  3 关于“非”的含义
  “非”的含义有下列四条:
  3.1 “非p”只否定p的结论
  “非”就是否定,所以“非p”也叫做命题p的否定,但“非p”之“非”只否定命题的结论,不能否定命题的条件,也不能将条件和结论都否定,这也是“非p”与否命题的区别.所以欲写“非p”应先搞清p的条件与结论.
  例3 p:有些质数是奇数.写出“非p”.
  错解:有些质数不是奇数.
  分析:因为p是真命题,所以“非p”应为假命题,上述命题不假,故答案错.错误的原因是对p的条件与结论没有搞清楚.这个命题的条件是“质数”,结论是“有些是奇数”,正确的解法:先将p写成等价形式,质数有些是奇数,“非p”:质数无奇数.
  不是用“不”否定“是”,而是用“无”否定“有些是”.
  例4 p:方程x2-5x+6=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写出“非p”
  错解:方程x2-5x+6=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分析:命题p的条件是“方程x2-5x+6=0”,结论是“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所以“非p”应否定“有”,而不能否定“相等”,所以“非p”应为:方程x2-5x+6=0没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3.2 p与“非p”真假必须相反
  例5 写出例1(2)中命题p的否定“非p”.
  错解:非p: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不是正方形.
  因为p是假命题,“非p”必须是真命题,而上述命题也是假命题,所以上述命题不是“非p”.
  正确答案为
  “非p”: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不都是正方形.
  “是”的否定有时为“不是”,有时为“不都是”,要视“是”的含义而定,此例的“是”,其含义是“都是”,故其否定为“不都是”.
  3.3 “非p”必须包含p的所有对立面
  逻辑联结词“非”相当于集合在全集中的补集.假定p与“非p”的结论所确立的集合分别是A、B,则A、B必须满足A∪B=U(全集),A∩B=Ф.“非p”的结论必须包含p的结论的所有对立面.这一点如果不注意,使用反证法证题时就可能发生错误.因为反证法的理论依据是欲证p为真,可证“非p”为假,如果“非p”不包括p的所有对立面,反证法就站不住脚了.
  例6 p:方程x2-5x+6=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写出“非p”.(与例4相同)
  正像写一个集合的补集必须先搞清全集一样,这个题目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因为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有三种,任何一种的否定都应该包含另外的两种,所以p的对立面是“方程x2-5x+6=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或无实根”.但“非p”不能这样写,而写成等价形式:方程x2-5x+6=0没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3.4 “非p”必须使用否定词语
  写“非p”时还要注意,必须使用否定词语对正面叙述的词语进行否定.
  例7 p:方程x2-5x+6=0有实根.写出“非p”.
  错解:方程x2-5x+6=0有虚根.
  尽管“虚”是对“实”的否定,但“虚”不是否定词,“方程x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 下一篇文章:“排列、组合”单元的教学体会——优化和发展学生教学认知结构的再认识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简易逻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兼答《关于命题的困惑》一文中的“困惑””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简易逻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兼答《关于命题的困惑》一文中的“困惑””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谈解题思路的发现与范畴间的辩证...
  •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
  •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与形式
  • ››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
  •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 ››数学与文学
  • ››小学数学竞赛活动与素质教育
  • ››如何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 ››“问题解决”和中学数学课程
  • ››波利亚的解题训练与“题海战术”的...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