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园林景观
   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 【字体: 】  
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08:27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要点提示

从农业经营角度讲,过剩的生产已成为农业、农民最大的负担

从另一角度看,为了拉动农业而盲目推动对生物资源的“高消费”,并不适合我国国情

“卖粮难”的根本在于生产量过剩,并非是“农产品加工跟不上”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点应是“经营企业化、生产集约化、产品规格化标准化”

世纪之交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农产品丰足时代,然而,农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使人们难以喜悦。农产品销路不畅,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益下滑,农民收入增加困难等等新的问题促使我们必须对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要有新的思路

农业的历史性进步和出路

我国农业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折,这些年的“丰收”已经不是过去所说因为风调雨顺的偶尔现象,而是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经过数千年“饥饿时代”的中国,已经进入“饱食时代”。这是现代农业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历史上农业发展的重大转折,也是全党、全国广大农民、农业科技工作者多年奋斗的结果。因此,把“卖粮难”的原因归结为“农产品加工跟不上”,是不确切的。当然,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需要提高和发展,但“卖粮难”的根本在于生产量过剩。对于饥饿记忆犹新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难以接受的概念,然而事实如此。可以看出,我国食物仅靠追求产量,对农业经济的推动力已十分有限。

农产品价格连年走低,农业效益下降,“走出困境要靠农产品加工转化”,农产品加工增值成了人们的希望。然而,很少有人想到即使把所有农产品都加工成商品,甚至是高附加值的食品,真的就会解决“卖难”问题么?假设把所有小麦都加工成蛋糕、面包,就能热销?农民就会增收?农产品要通过加工转化,提高附加值,使其增值,达到农民增收,这是对的。但必须冷静客观地分析和科学地理解提高转化率和附加值问题。且不说提高了附加值是否一定好卖,提高了附加值是否农民能赚到钱,单纯看提高附加值即使使加工者赚钱,它还意味着作为产品的食物对人体可提供的单位热量所消耗的能源会增加,意味着消费者购买食品的费用会增加,同时意味着农业资源的负担会加重。不考虑实际需要,片面提高附加值,是我国许多“新型”食品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此外,大多数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属非弹性商品,消费者的营养吸收量有限,虽然他们可以选择食品种类,但消耗总量不会有多少变化。我国的大多数粮油食品企业,早已陷入实际生产量大大低于生产能力的困境。以果汁加工为例,1998年我国约有60个厂家,70条生产线,其中十多条是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能力达19万吨,可是生产量仅9万吨,开工率只有50%。

从另一角度看,由于我国人均能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都相对匮乏,为了拉动农业,而盲目推动对生物资源的“高消费”,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单从能量转化角度讲,农业本身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源──食品的产业,在化石能源开发以前,它几乎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唯一能源。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农业的这一重要使命不会减弱,更需加强。可是如果忽视这一点,农业甚至会成为耗能的产业。所谓的附加值实际上50%以上来自能源的消耗。如果农产品的“附加值”给人们带来的并非是健康和便利,甚至只是浪费和奢侈,后果不堪设想。当前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许多地方一味追求将粮食加工成高档食品或礼仪食品,甚至靠“高科技”开发千奇百怪的所谓“滋补品”和“保健品”,更有甚者还企图把珍稀动植物转化为产品。这些愚昧观念可能会给我国环境和资源带来灾难。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距美国的800多公斤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不承认我国粮食总产已满足要求,甚至提出粮食高消费的对策,即:要把大米等粮食大量转化为饲料,主张大幅度提高动物性食品比重。其实,这个想法忽视了两个事实,其一,从营养学看人类并非食肉动物,“五谷为养”这一古训,已经得到甚至包括发达国家营养学者的确认,当欧美等地在反省自己动物性食品比例过大,要向东方国家学习健康饮食习惯时,我们岂能丢掉优良习惯,重演“邯郸学步”;其二,我国事实上畜产品也已经连续数年出现“卖难问题”。从“养地、养草、养畜”的原则出发,“因地制宜,以秸秆转化肉,以草换奶”是对的,但不顾我国国情和饮食习惯,一味提倡畜牧民族的饮食结构,则不仅不会摆脱“粮贱伤农”的局面,更会加重农业资源和环境的负担。

我国人均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1995年美国人均能源消费按石油换算达7905kg/人.年,而我国只有707kg/人.年。据估计,若我国人均消费量达到美国水平,那么需要数个地球来养活。从资源角度看,不允许我们单纯与发达国家比人均消费量。尤其是西部地区,环境的破坏和脆弱现状已不容许掠夺式的开发。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主要差距不再是饮食生活的差距,而是“住”、“行”和劳动、生活、娱乐的条件及环境的差距。

一些贫困地区“未解决温饱问题”,并非我国粮食总量不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土地的设计:景观的科学与艺术

  • 下一篇文章:发展生态农业的几大障碍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WTO《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与云南烟草...
  • ››施肥技术对上部烟叶使用价值的影响...
  • ››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市场会失控吗?...
  • ››加入WTO对国内农业的影响分析
  • ››设施园艺工程与我国农业现代化
  • ››WTO与中国农业
  • ››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 ››山茶属植物的经济意义
  • ››建立种子科技成果推广高速路
  • ››葡萄黑痘病的识别与防治
  • ››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