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园林景观

上一页  [1] [2] 


Tags:


   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 【字体: 】  
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08:27   点击数:[]    

够,而是这些地区“缺钱”,即缺乏发展经济的人才和自然资源,更深层次看问题,是那里农业经营体制和观念的落后。因此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农业向产业化的转变才是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推动农业产业化的三个基本点

食物紧缺和国家补助是迄今我国农业发展的动力,然而,在新的形势下农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民如何切实走上富裕之路?农村如何实现现代化?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于是走产业化经营道路,成为人们对农业发展的共识。

然而,什么是产业化?如何才能实现产业化?这个问题,至今尚未完全解决。虽然有人把农业产业化归纳为“龙头企业加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说法,然而,这些看法只是现象论,不能普遍指导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转变。从本质上讲产业化农业的三个基本点应该是:经营企业化、生产集约化、产品规格化标准化。18世纪的工业化大革命,使得纺织、机械制造,及许多用品的制造,都实现了从手工到作坊再到产业化的变化。发达国家的农业也随之实现了产业化经营。这些变化的本质无不归结为以上三个基本点。

经营企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当前农民之所以解决了增产问题,却迟迟不能增收,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农民普遍缺乏经营者意识和市场营销素质。农民无论从他的社会存在,还是经济地位来看都应该首先是一个经营者,其次才是生产者。农民一般不被雇用,不领工资,且拥有自己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像企业一样,经营的好坏是产业发展的最关键要素,这一点在农业生产能力进入供过于求的时代尤显重要。发达国家的农民历来把经营能力视作合格农民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许多发达国家家庭农场本身就是企业,家庭成员按企业组织分工,按企业制度管理,按企业运营分配。农场之间、农场与社会也按照企业形式协作和联系。也只有企业化经营管理,才能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活动积极有序地融入现代社会的生产、市场、金融、流通、信息、社会福利等活动中去,农民才会摆脱旧生产方式下愚昧、落后、宗族、迷信、孤立、分散的羁绊。马克思早就说过:产业化以前的农业是“最陈旧最不合理的经营方法”,指出“大工业在农业范围引起的最有革命性的一件事,是剿灭旧社会的堡垒─

─农民──而用工资劳动者去代替他们”。

我国农民正是因为经营意识的淡薄,市场营销知识的缺乏,虽然有着世界少有的优秀农业生产传统和技能,但总没有摆脱贫困的困扰。近年,从种粮热到种菜热,从种果热到种花热,从蟹、鳖、虾、鳝到鹌鹑、鸵鸟,农民们以自己辛勤的汗水和优秀的技能,使每一种市场需要的农产品迅速饱和,然而致富的路却越走越艰难,究其原因正是忽视了经营意识的培养和发挥。长期以来对农民只重视生产技能的培训,缺乏经营、营销、管理知识的教育,是我们对农业教育的一大失误。无论是送科技下乡,还是办农民训练班,甚至培养农业人才,过去都忽视了农民最需要和最基本的知识──产业经营知识的普及。美国、日本、韩国都把优秀农业经营人才培养当成加强本国农业或振兴本国农业的最重要战略措施。我国应当尽快从根本上抓好这件有战略意义的大事,不能仅指望什么“公司加农户”一类似是而非的措施。因为这些所谓“公司”和农民往往不是利益共同体。

生产集约化是产业化农业发展的动力。任何现代产业都必须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农业也不例外。我国农业不仅存在国内市场饱和的压力,而且即将加入WTO的事实,也使它面临前所未有的世界范围竞争。不容乐观的是我国农产品价格已经很少有竞争的优势。虽然少数农产品还可以出口,但许多却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由于许多农民缺乏企业化经营意识,往往在生产成本中没有计入自己为维持现代人体面生活而应得的工资,也没有计算培养教育下一代(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更没有自我发展和老病灾害保险所需的基金,甚至牺牲了自然环境,因而以低廉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亏本的价格,和别人竞争,到头来总难摆脱“杨白劳”的处境。

我国农业面临的形势是:人均土地资源缺乏,劳动力资源基本不变,生产增加只能靠生产资料投入,势必会增加农产品成本。要降低成本必须扩大经营规模,即:推进集约化生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化农业技术手段发挥作用,提高效率,保证产品的品质。我国即将加入WTO,如何推进农业集约化转变,提高生产效率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产品规格化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农业产业化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过程,除了要求企业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等条件外,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是其重要特征和基础。

农产品规格。所谓规格是对产品的内在使用性能和档次的要求。和工业品一样农产品也应有自己的规格。许多国家通过立法来保证规格化实施,例如,日本农林水产省(即农业部)对于农产品制定了“农林物资规格化及正确表示品质法律”(简称JAS法)。依照JAS法,日本对393种农、林、水产及食品制定了相应规格。例如:JAS规格中面类有8种规格,油脂有6种规格,肉制品有20种规格。规格的内容一般包括:适用范围、用语定义、等级档次、测定方法、合格认证、合格标签、注册标准、生产许可证认定技术标准等。

农产品标准。标准是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它是品质的保证。例如,农产品中食品的品质包括基本特性要求和功能特性要求。基本特性主要指:营养特性(化学成分、可食性)和安全卫生特性(微生物指标、污染程度等)。食品的功能特性通常指:嗜好特性、外观特性、加工特性、流通特性和简便性等。对于不同规格的各类食品,针对以上特性要求,都有其相应的质量标准。为了保证标准的实施,有的国家实行严格的食品标签制度。例如,日本无论该食品是否通过JAS规格认证,都要求产品必须注明表示其品质的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国外规定,对于食品包装袋上印刷的标签性文字不许有类似:“优质”、“优良”、“特上等”、“最高品质”、 “精选”、“味道第一”等容易引起误解的用语。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土地的设计:景观的科学与艺术

  • 下一篇文章:发展生态农业的几大障碍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WTO《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与云南烟草...
  • ››施肥技术对上部烟叶使用价值的影响...
  • ››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市场会失控吗?...
  • ››加入WTO对国内农业的影响分析
  • ››设施园艺工程与我国农业现代化
  • ››WTO与中国农业
  • ››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 ››山茶属植物的经济意义
  • ››建立种子科技成果推广高速路
  • ››葡萄黑痘病的识别与防治
  • ››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