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农学论文 → 农艺学 |
|
|||||
农产品进口放量增长与“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27:07 点击数:[] ![]() |
|||||
口许可证的发放速度,放松了对大豆进口的控制。而从7月份开始大豆进口量又明显增加,每个月进口都超过了100万吨。而从2002年至今的大豆进口情况表明,“临时措施”的实施并没有改变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局面。 (二)粮食加工企业及相关的利益集团强悍有力。 这些年在沿海地区兴起了众多的榨油企业。这些以外资和民营资本为主的企业建在那里,而不是靠近大豆的主产区,显然是为吸纳进口大豆,节约运输成本。外资和民营资本是大豆疯狂进口的推动力量。 2002年,山东日照地区就上马了3家榨油企业,其中中粮集团下属的黄海粮油日加工能力达1500吨。 据说,中国目前大豆加工企业的满负荷加工能力已达到4500万吨,这成为大豆进口激增的重要因素。 中国每年大豆需求量在2800万吨左右,大豆国产量保持在1650万吨左右,两者相减,就是消费缺口,大致在1200万吨左右。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本年度进口目标———1200万吨至1300万吨。这个数字说明,制定者本不想用进口大豆冲击国内大豆市场和农民的大豆种植。 但是,目前市场条件下,加工企业的利益驱动是最强有力的。4500万吨的加工能力必然形成进口大豆的强烈需求。 (三)通过粮食加工企业的利益驱动打开进口大门,是美国农产品市场开发的成功经验,并且屡试不爽。 当初美国农产品大举进口日本时,精明的日本人从关税到各种规定,对美国防范限制,使得美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非常困难。但是美国在日本成功地找到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打通壁垒,越过障碍,不断开拓向日本出口农产品的市场。 美国大豆协会的乔治·斯特莱,1956年为开拓大豆市场第一次访问日本,努力地与日本有关企业建立关系。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与日本的五个团体:酱油、大酱、豆腐、食用油和大豆粉丝制造商团体成立了日美大豆研究组。当年,日本进口了71万吨大豆,其中美国占75%;到1980年,日本进口大豆达440万吨,美国占有率达96%。 当日本农民要求限制大豆进口时,美国则联合日本的大豆用户,即那些利用美国大豆赚取附加值的日本企业,和日本农民对抗。结果使美国的大豆持续占领日本市场。 通过外国粮食加工企业,打开缺口,加大农产品的输出,是美国多年来开拓农产品市场的成功经验。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投入,从不吝惜,毫不犹豫。 那些多收了三五斗的中国农户,根本没有实力和强悍的进口大豆加工企业集团抗衡。那些外资企业原本就和他们是一家。资本的力量在中国表现更加强悍。 (四)进口商和供货商的利益驱动。 进口商和国外的供货商也会从中获益。所以,当《转基因管理条例》抑制了美国,今年巴西马上就跟进了。其动作之快,也只有进口商能够做到。今年前5个月,共进口巴西大豆288万多吨,占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是去年同期的近12倍。巴西政府明令禁止生产转基因大豆,中国即将出台的转基因临时管理措施也挡不住它。再有,巴西币值下降导致价格优势。 (五)无限制的进口,将使中国农业陷入灭顶之灾,大量农民破产。 目前大豆这样疯狂进口,就意味着整个行业面临着灭顶之灾。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常汝镇说:“如果这一旦成为事实(进口量超过国产量),不仅会迫使国产大豆价格走低,伤及豆农;而且会引起大豆加工业链条的连锁反应,将给这个行业以毁灭性的打击。” 三、问题 我们能够领悟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的深刻之处,是因为看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日农民境况。叶先生在书中揭示的诸多因素大多是在商品与市场条件下仍然会存在的。 同时还看到了叶先生在作品中表现的并不十分清楚的内容,那就是中国农民的伟大之处:中国农民身上蕴藏改变命运的伟大力量,每到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都有杰出的表现,这已经在中国历史上被反复地证明了。上文谈到了中国革命胜利与中国农民的关系。再有,当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的体制,使得小岗村的农民吃不上饭时,他们敢冒杀头的危险,把土地分给了农户,那个十分强大的体制被撕破了,不久,整个体制被冲垮了。当农民被逼无奈,走投无路,情急之下,他们也就变得勇猛无畏。 当前农产品疯狂进口,使得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大量破产后,他们会怎么办?谁又能说得清? 四、分析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得不到保护必将造成恶果。 借助叶圣陶先生那双敏锐的眼睛,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需要保护。这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既使是美国的大农场主,也享有很高的国家的农业补贴。否则就会造成恶果。 (二)特别需要提高中国农业的竞争力。 中国农业的总体水平和美国这样的农业强国确实差距很大。美国大豆的出油率一般为19%,中国大豆的出油率一般为16.5%,相差2.5个百分点。这个差距,对一个加工企业的意义非同小可。既使是两国的生产成本相同,其性价比的优势也非常明显。更何况我们的生产成本还高于别国。 问题是提高中国农业生产的总体竞争力,肯定不光是农民的事。农民所能做到的是多收三五斗。在目前条件下,他们的产品销售及其在市场的表现,国家不能放任不管,需要政策扶持,至少是需要引导和信息。而要提高2.5个百分点的出油率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