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出去。关于“岁后入酒”的真正含义,关键是如何确认“岁后”这一概念。“岁后”,根据笔者对其字面的理解,“岁”即为“年”。“岁后”即“年后”。 但“年后”的“年”,在这里是指“过年”的年。“年”即春节。“年前”指春节前。“年后”也就是指刚刚过了春节之后。春节为每年的正月初一。即便是现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把春节前称“年前”,把过了春节称“年后”。“年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 由此看来,孙先生援引的五件“入酒文书”中,就不是三件文书写明入酒时间在某年的正月,而是有四件文书都表明入酒时间在某年正月。虽然《高昌延寿十三年十二月赵寺法嵩入当年僧租酒条记》有“十二月四日入”字样,但根本不足以说明麴氏王国在征收租酒的时间安排上有前、后两次之分。事实上,孙先生援引的五件“入酒文书”中没有一件记有“先入酒”或“后入酒”。多数记的是正月入酒。尽管有一件记的是十二月入酒,但每年的十二月与下年的正月又是邻月。比较客观的推断:麴氏高昌王国所规定的入酒时间当在“年终岁后”之际,即当年的十二月和来年的正月。 注释: ⑴《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辞典》“高昌”条,中华书局,1996年版,340页。 ⑵见《隋书·西域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846~1847。 ⑶孙振玉:《试析麴氏高昌王国对葡萄种植经济以及租酒的经营管理》《吐鲁番学研究专辑》,敦煌吐鲁番学新疆研究资料中心 编,1990年11月版,230页。 ⑷《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324~328页,图、文。 ⑸《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42页,图、文。 ⑹《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35-439页,图、文。 ⑺《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41页,图、文。 ⑻孙振玉:《试析麴氏高昌王国对葡萄种植经济以及租酒的经营管理》《吐鲁番学研究专辑》,敦煌吐鲁番学新疆研究资料中心 编,1990年11月版,232页。 ⑼《吐鲁番出土文书》〔贰〕文物出版社1994年9月版251页,图、文。 ⑽《吐鲁番出土文书》〔贰〕文物出版社1994年9月版140页,图、文。 ⑾《吐鲁番出土文书》〔贰〕文物出版社1994年9月版142页,图、文。 ⑿《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41页,图、文。 ⒀《吐鲁番出土文书》〔贰〕文物出版社1994年9月版204页,图、文。 ⒁《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324~328页,图、文。 ⒂《吐鲁番出土文书》〔贰〕文物出版社1994年9月版168~169页,图、文。 ⒃吴震:《麴氏高昌国土地形态所有制初探》《新疆文物》1986年1期。 ⒄参见孙振玉:《试析麴氏高昌王国对葡萄种植经济以及租酒的经营管理》、《吐鲁番学研究专辑》敦煌吐鲁番学新疆研究资料中心编,1990年11版218—239页 ⒅卫斯:《关于吐鲁番出土文书〈租酒帐〉之解读与“姓”字考》,《西域研究》2003年2期。 ⒆《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51页,图、文。 ⒇吴震:《麴氏高昌王国土地形态所有制初探》《新疆文物》1986年1期。 (21)《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24页,图、文。 (22)《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45页,图、文。 (23)《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45页,图、文。 (24)《吐鲁番出土文书》〔贰〕文物出版社1994年9月版21-22页,图、文。 (25)孙振玉:《试析麴氏高昌王国对葡萄种植经济以及租酒的经营管理》《吐鲁番学研究专辑》,敦煌吐鲁番学新疆研究资料中心 编,1990年11月版,23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