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1)陈文华:《简论农业考古》,《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 (2)吴诗池:《山东新石器时代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 (3)吴诗池:《海岱文化区的史前农业》,《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 (4)吴诗池:《综述山东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农业考古》1990年第1期。 (5)石敬东:《从出土文物看枣庄地区的史前农业》,《农业考古》2000年第3期。 (6)房道国:《济南地区古代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96年第1期。 (7)陈淑卿:《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生产工具的类型学考察》,《辽海文物刊》1997年第2期。 (8)任相宏:《岳石文化的农具》,《考古》1995年第10期。 (9)这类文章很多,主要有: 何德亮:《论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养猪业》,《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刘俊勇:《试论东夷史前经济》,《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 何德亮:《山东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考古学观察》,《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10)佟佩华:《海岱地区原始农业初探》,《庆祝山东大学考古系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待刊)。 何德亮:《试论山东地区的原始农业》,《庆祝山东大学考古系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待刊)。 (11)白云翔:《我国青铜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考古发现及其考察》,《农业考古》2002年第3期。 (12)有关山东地区史前植物硅酸体及其相关研究的论文主要有: 王克林、吴加安:《尉迟寺遗址硅酸体分析-兼论尉迟寺遗址史前农业经济特点》,《考古》1998年第4期。 靳桂云:《山东临淄田旺龙山文化遗址植物硅酸体分析》,《考古》1999年第2期。 孔昭宸等:《山东滕州市庄里西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考古》1999年第7期。 齐乌云:《山东乳山市翁家埠遗址孢粉分析研究》,《考古》2001年第6期。 其他文章详见山东地区史前考古发掘报告附录中相关内容。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