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清代前期棉花、棉布的运销      ★★★ 【字体: 】  
清代前期棉花、棉布的运销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19:34   点击数:[]    

交易方式。

乡民一般是在黎明到市场,“我镇卖纱卖布者,必以黎明。”112“棉布、草履市易,必以黎明。虽蒙犯霜露,间遇鼠窃,禁之不止。询诸父老,谓早去早回,既充一日之用,又不妨一日之功。”113有的乡民把纺成的线买给牙行,“线既成售于行,估得值而已。”114而大部分乡民和织户,或用纱易换棉花;或以纱易布;或“以布易棉”;或“以棉易布”。115在江苏上海、青浦,浙江平湖县、秀水新城镇等地,乡民“纺纱换花,积少成多,织成棉布。”116在湖南辰溪,“妇女宵旦勤劳,以棉为纱布换棉,更迭取值,以资生计。”117贵州遵义“织家买之〔棉花〕以易纺线,纺家持线与之易。”118湄潭县妇女陈潘氏,道光十五年五月十三日晌午,“用白布口袋装贮棉线一斤,进城掉换棉花。”119从云南蒙自到贵州罗平,“仅七八站,路既通商,滇民之以花易布者,源源而来。”安平县“妇女俱执棉线,赴黑神庙兑易棉花,至辰时而散。场将散时,及次日早晨,以所织棉布交易,谓之布市。”120地方志中类似“清晨抱布入市,易花米以归”121的记载,比比皆是。一般“视纱精粗易棉多寡”,乡民以“纱一斤易棉斤八两,或易一斤十二两”,122然后,纺纱或织布,再易换棉花或线,从而可以纺出更多的纱或布,这样“辗转生息”。123也有的乡民直接从集市上购买棉花,“指挂为线,积日卖之,利可温给。”124或者“贫民以卖线换布为生”。125还有的乡民以其他纺织品、或土产品易换棉和布。陕西商州“麻易生而且多”,乡民“惟恃麻易布”。126江西安远县民间织葛布,“南昌贾人载棉布”与乡民易葛布,也有“平远粤人亦负葛布而来换棉布”。127四川昭化“民间养蚕,皆以茧易布为衣。”128直隶永清乡村妇女“以鸡子易木棉”。129湖南“乡民多以谷易布”。130瑶族居民以山产药材,与客商易布。131广东从化县“小民之家,率以络布贸棉布,为卒岁计。”132广西龙胜厅的少数民族男子,“售锦易布”。133这种以物易物,实际上还是货币交易。

小商贩主要是在集市上或乡村里,从乡民手中收购棉花、棉布,转贩他处。汉阳县“妇女老幼机声轧轧,人日可得一匹,长一丈五六尺。乡逐什一者,盈千累万,买至汉口。”134索河集“贸迁者甚辐辏,平时则收买白布,转贩汉口镇市。小民夜成匹,朝则抱布以售焉。”135湖南永州府“木棉之利,出于永明、江华。零陵闲人每收买远贩。”136道光时,江南人孙时杰居黄渡镇,经营布业。他看到本地棉布“皆由闽商在上海收买,未尝自行运送,”于是,“创议自收自运”,因而“赢金累万”。从小贩发展成为大商人。137在上海“都人士或有多自搜罗,至他处觅售者,谓之水客;或有零星购得,而转售于他人者,谓之袱头小经纪。”138乾隆时,由于织户偷工减料,河南孟“布遂不行。不惟西商不来,即本地贩卖布匹者,亦赴山东、湖广等地转买。邑中商贾寥寥,惟无帖小贩沿门收买。”139海南妇女织“黎布,贾者或用牛或用盐易而售诸市。”140“蒙古人以畜产为市,始用茶布。”141小贩“以布易牛”142小贩或沿门挨户;或逐集收买棉花、棉布,运到其他市场上投行发卖。嘉庆十四年,湖广人江清“运花来渝”,“凭经纪刘瑶”卖棉花。道光七年,傅如松“由楚贩运棉花来渝投行发卖。”143小商贩就是从这种较近距离的贩运中,取得利润的。

乾隆年间,一张《棉花图》描述了棉花市场的盛况:“每当新棉入市,远商翕集,肩摩踵错,居积者列肆以敛之,懋迁者牵车以赴之,村落趁虚之人,莫不负挈纷如。”144与乡民同样,商贾也在黎明入市,“布商始萃南翔,近则黎明至广福、石冈、戬浜,迁徙不常。”145河南正阳布“惟陡沟店独盛,家家设机,男女操作,其业较精。商贾至者,每挟数千金,昧爽则市上张灯设烛,骈肩累迹,负载而来,所谓布市也。”146他们在市场上设立布庄或花庄。

这类庄有两种:一种是零收零卖棉花或棉布的店铺,如:“余族人有名#者,住居无锡城北门外,以数百金开棉花庄换布以为生理。”147“市店多花庄”。148“布有数种:曰半头;曰长头;曰庄布。”149“棉布,乡民农隙以织为业者,十居八九。其布有京庄、门庄之别。故川客贾布,沙津抱贸者,群相踵接。”150“康熙季年里,商凌天声、戴允如以布为业,时称凌戴庄。”151“近来县前出布颇多,谓之县庄,贩往他处。”152

另一种庄,泛指收购棉花、棉布的街市、网点。那里只收购棉花、棉布,不零卖,是零购趸售的“收花之所,曰:‘花布纱庄’。”153“布庄在唯亭东市,各处客贩及阊门字号店,皆坐庄买收。”154“外冈之布,名曰:‘冈尖’,以染浅色鲜妍可爱,他处不及,故苏郡布商多在镇开庄收买。”155“乾嘉间,市面稍稍兴旺,……并有陕西巨商来镇设庄,收买布匹。”156“布坚致细密,所谓雷沟大布是也。淮扬各郡商贩麇至,秋庄尤盛。”157“本色布南翔、苏州两处庄客收买,青兰布估客贩至崇明、南北二沙。”158“乡民多恃布为生,往时〔康熙〕各省布商先发银于庄而徐收其布,故布价贵。”159这是牙行代布商收购布匹,临时设立的棉布收购点,也是零收批发。

商贾在所设的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形式—桑基鱼塘

  • 下一篇文章: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的发展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清代前期棉花、棉布的运销”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清代前期棉花、棉布的运销”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清代前期政府的货币政策——以京师...
  • ››清代前期对商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
  • ››清代前期农民的家庭手工业
  • ››清代前期棉花、棉布的运销
  • ››清代前期林业思想初探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