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近代中国牧草的调查、引进及栽培试验综述      ★★★ 【字体: 】  
近代中国牧草的调查、引进及栽培试验综述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17:46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内容提要】本文详述了近代中国有关牧草科技的引进及发展概貌。主要内容包括:(1)近代国内外对中国草原和草地的考察和研究;(2)优良牧草品种的引进;(3)优良引进牧草的栽培试验研究;(4)牧草的育种和贮藏试验研究


  在晚清发起的兴农运动中,人们在充分地认识引进国外优良畜种以提高畜牧生产能力的同时,牧草在发展畜牧业中的作用也被有识之士给以高度重视,因而在引进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同时,也伴随着国外优良牧草种子的引进,一些学者还从发展畜牧业的角度对草原和草地进行调查研究,对牧草进行栽培、选育、贮藏试验,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牧草科技发展的序幕,本文现对中国近代牧草方面科研活动作一综述。

      一、近代对中国草原草地的调查研究

  中国近代对草原草地的调查研究始自1840年前后。那时的调查活动主要从植物学,而不是从饲料学的角度来进行考察的。起初,一些欧洲人对中国北方的植被进行研究、调查,清末英美两国的植物学者对中国西南和西藏的植物研究尤其着力(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料集》,农业出版社,1992年,第333—334页。)。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东北后,为了更好地利用东北的草地发展畜牧业,对东北和内蒙古进行了广泛详细的有关草地植物资源的综合调查(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中国学者对草原和饲料科学的研究始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不过早期主要是从植物学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其中涉及到草原和牧草方面的调查研究。三十年代后,有关北方草原和南方草坡的调查工作才陆续展开。

    (一)晚清时欧洲人对中国草地的研究

  1830年,俄籍德国人Bunge受帝俄派遣率团到内蒙古、 华北等地采集植物标本。同时俄国人科罗廖夫(1830,1841)、 库托佐罗夫(1830—1841)、格瑞斯基(1840)、让佐夫(1840 )等亦在内蒙古地区采集植物,编成《贝加尔—达乌里植物区系》一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海德尔研究了蒙古和中国西南地区的植物,并在1930年发表了《中国植物地理和亲缘》一文。美国人威尔逊在1899年至1911年,对华中、四川、西藏东部植物作过考察和研究,并有专著发表;英国人瓦特1911年以后对西藏东部和云南西北部植物作了研究,并发表了许多论文;美国人诺克于20年代在云南设工作站,对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甘肃南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40年代英美学者十余人在云、川、藏等地研究当地的植物,均有论文发表。搜集中国牧草资源的则以美国人为主,迈耶尔1905—1918年在新疆、蒙古、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广泛搜集农作物、园艺作物和牧草种质资源。 专门搜集牧草种质资源的有汉松(1899)、皮蓬(1911)、斯蒂芬和墨密兰(1934)(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集料》,第333—334页。)。

    (二)清末至民国日本人对东北地区的草原调查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东北,开始其征服中国的美梦。征服东北是日本征服中国的庞大计划中的第一步,对东北资源的调查自然受到侵略者的高度重视。1907年,日本在东北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该机构的活动涉及东北草原的调查与研究,公开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计有1915年满洲产业部务农课的《满蒙牧草植物调查》;1916年矢部吉祯的《东蒙古的牧草和杂草》;1927年小佐井元吉的《满洲的牧草》;1934年佐滕润平的《东乌珠穆沁植物调查报告》;1937年三浦密成的《察绥植物目录》;1940年伪满兴农部畜产司马政局的《满洲的野生牧草及毒草》;1939—1940年,伪满大陆科学院斋滕道雄等的《满洲产野草的饲料科学研究》,内容涉及74种饲用植物的适口性、化学成分、开花期、产量等性状;1941年,斋滕等人又对树叶进行分析,发表《满洲产树叶的饲料学研究》一文,内容涉及22种树叶的适口性、化学成分及单宁的含量;1943年,北满经济调查所发表《兴安北省牧野调查报告》以及《兴安北省三河地区的畜产及牧野》一文;1942年三木茂、川濑勇发表了《北支那牧草资源调查报告》;1943年,满铁北支经济调查所发表《蒙疆牧野调查报告》(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所有这些报告,都是从实地调查中所得,这些有关东北的草地及牧草资源调查工作,直接为其掠夺东北地区的资源服务。然而,不可否认,这些调查也使我们对东北的牧草及草地资源有了比较深入而详细的了解。

    (三)民国时期中国学者对草原的调查与研究

  民国时期中国学者对草原的调查始于20年代,开始主要从植物考察的角度,后来开发西北的呼声高涨,掀起了考察西北的热潮,牧草也被视为一种宝贵资源,因而对西北草原的调查给予足够的关注。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向西南方向溃退,一些学者又开始对南方的草山草坡进行调查研究

  1.民国早期的植物学研究

  20年代,钱崇澍研究了黄山的植被;胡先研究了南方的森林。30年代,焦启元、耿以礼研究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启蒙与体制化:晚清近代农学的兴起

  • 下一篇文章:云南民国时期林场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近代中国牧草的调查、引进及栽培试验综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近代中国牧草的调查、引进及栽培试验综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近代中国债券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分...
  • ››近代中国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变化及...
  • ››近代中国音乐与国民意识
  • ››近代中国教育民族主义的畸变
  • ››近代中国“权利”观念的意义演变—...
  •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 ››近代中国乡村史研究笔谈
  • ››近代中国引水权的收回
  • ››近代中国牧草的调查、引进及栽培试...
  • ››近代中国粮食生产与气候波动——兼...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