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陈旉农书》与“三才”理论——《陈旉农书》与《齐民要术》农学思想的比较      ★★★ 【字体: 】  
《陈旉农书》与“三才”理论——《陈旉农书》与《齐民要术》农学思想的比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16:40   点击数:[]    

立体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后世的桑基鱼塘生产方式依稀有某种相通之处。
[20] 万国鼎:《陈旉农书评介》,载《陈旉农书校注》。
[21] 《国语·周语上》载虢文公云:夫民之大事在农。……古者太史顺时(韦注,视也)土,阳瘅(厚也)愤(积也)盈,土气震发,农祥晨正(农祥,房星也。晨正谓立春之日,晨中于午也。农事之候,故曰农祥也),日月厎于天庙(厎,至也;天庙,营室也。孟春之月,日月皆在营室),土乃脉发(脉,理也。《农书》曰:“春土冒橛,陈根可拔,耕者急发。”),先时九日,太史吿稷曰:“自今至于初吉(按,初吉指每月上旬的吉日,这里指立春而言 ),阳气俱烝(升也),土膏其动(膏,土润也;其动,润泽欲行),弗震弗渝(变也),脉乃满眚(灾也),谷乃不殖。”
[22] 参阅《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第一篇第五章第三节中的“土脉论”部分。
[23] 万国鼎:《陈旉农书校注》第12—13页。
[24] 从《史记·平准书》和《汉书·食货志》开始,中国历代正史中多有“食货志”,是记述经济发展历史的专志,形成首尾相续的系列。中国古代政书《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及其后续著作共10本)中也有“食货门”,形成另一首尾相续的经济史记述系列。
[25] 《左传》襄公25年。
[26] 《太平经合校》第415页,中华书局,1960年。
[27] 《齐民要术·种葵第十七》
[28] 如旱稻就其自身而言,种在高田下田都可以,但夏天积水的“下田”,却不能种禾、豆、麦,如果旱稻种在高田,就会挤占了禾、豆、麦的位置,下田就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因而从全局考虑,把旱稻安排在下田。参阅《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第二篇第五章第一节的有关部分。

上一页  [3] [4] [5] [6] [7] [8]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古代韩国旱田耕作法和农耕制度的考察

  • 下一篇文章:方志在农业科学史上的意义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陈旉农书》与“三才”理论——《陈旉农书》与《齐民要术》农学思想的比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陈旉农书》与“三才”理论——《陈旉农书》与《齐民要术》农学思想的比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陈旉农书》与“三才”理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