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油菜史话      ★★★ 【字体: 】  
油菜史话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14:09   点击数:[]    

子利同麦,粪工同麦,秆供薪同麦,而得粪可济麦田之耗,至要。”指出种油莱兼有用地与养地之功。张宗法著《三农记》谈到油莱与荞麦间作,“荞收而麦,莱亦茂,不害其便,两获其利”。1852年奚诚著《耕心农话》中,已记述了双季稻与油菜多熟复种以及冬小麦、蚕豆和油菜间混种的方法。1890年黄宗坚撰《种棉实验说》记述油菜与棉花套种技术。这些轮作倒茬和间混套种方式,至今仍在我国油菜产区采用。

现今我国南方发展形成的油一稻一年两熟和油一稻一稻一年多熟制,北方发展油莱一玉米和油菜一水稻间套复种制,实现粮油双丰收。油莱的抗逆性强,适应地区广,我国北起黑龙江,南抵海南岛,东起沿海各省,西至青藏高原,终年都可以种植油菜。有些春油菜品种生育期仅0—70天,易种易收,甚至在西藏高原海拔4200米的曲松地区和北纬50度的黑河地区,油莱都能良好生长。例如我国油菜资源中最早熟的油莱类型——门源小油菜和天祝小油菜,在青藏高原可以安全成熟,可谓是“山顶上白雪皑皑,山脚下油菜金黄”。一派壮观奇景。 广阔的发展前景

油菜以其适应能力遍植世界各地,以其一身丰腴宝藏奉献于人类。民歌赞曰:“油菜浑身宝,菜油品质好,菜苔可供蔬,饼粕好饲料。蜂采菜花酿佳蜜,轮作倒茬地力高;综合利用途径广,工业农业离不了。”说得恰如其分,维妙维俏。

油菜的果实为角果,有直立型、斜生型、平生型和垂生型,成熟时自动开裂,露出深褐、紫红、中黄、灰褐等各种颜色的种子。油菜籽含油40%一50%,还含有24%一32%的粗蛋白。随着菜子品质的提高和榨油工艺的改进。现今我国油菜籽的出油率已达到35%以上,被誉为“绿色油库”。菜籽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是我国长江流域地区人民的重要食用油源。

菜籽油可以加工制成人造奶油、起酥油、色拉油、蛋黄酱和凉拌酱等多种油脂制品。菜籽油还可以作为机械工业润滑油、橡胶添加剂、塑料增塑剂、人造高级香料等。榨油后余下的鲜粕,含有高达36%的粗蛋白质,10%的粗脂肪,以及各种矿质营养元素;蛋白质中含有比较齐全的各类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堪与大豆蛋白相媲美。从饼粕蛋白中还可以提炼出脂肪和磷脂,在食品和医药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古来油菜的鲜嫩菜苔即为珍贵佳肴,其食用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菜苔供作皇戚膳食或祭祀品。贾思勰著<齐民要求》中,把芸苔菜列为古代21种重要蔬菜之一。据<拾遗记)记述:“芸有三种,色紫者为上蔬,味辛;色黄者为中蔬,味甘;色青者为下蔬,味咸。常供御膳及宗庙祭祀。”(汝南圃史)记述:油菜“愈经霜雪,其味愈甜,正宜烹馔……,春初发菜心,即生花,未花时,摘心以羹,或腌或糟,俱干鲜。”“有摘花焯熟晒干,夏间作素馔,或拌酱炙肉,尤妙。”特别是湖北武昌洪山寺出产的紫苔菜,质嫩味甘,风味独特,向称莱苔中的佼佼者,历史皇帝列为贡品,有“金殿玉菜”之称。古人著诗赞曰:“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溪头先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范成大)。今天人们仍喜以嫩苔为蔬,营养丰富,滋味鲜美。

油菜茎枝茂盛,繁花似锦,花期又长,在油菜绽花、角果初孕的暮春初夏季节,一望无际金色斑烂的油菜田铺锦叠翠,令人心旷神怡。古来诗人墨客喜欢把菜花描绘为花中一景:“春时菜花丛开,白天直高岭遥望,黄金作埒,碧玉为畴,江波摇动,恍若河洛图中,分布阴阳爻象,海天空阔,极目杳然,更多象外意念”(高潦《四时幽赏录》);“积雪初消,和风潜扇,万顷黄金,动连山泽,顿觉桃花净尽菜花开”(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在油莱盛花季节,“骚人韵士,携酒赏之”(周文华《汝南圃史》)。浓郁芬芳的菜花香气也招来辛勤酿造的蜜蜂,它既有助于发展家庭副业,为人类带来“甜蜜”,又为油菜花辅助授粉,提高了结果率和菜籽产量。

明代李时珍在考察油莱的生长特点和形态特征后,最早把它作为药物录入《本草纲目》,说油菜的茎叶和种子“辛温无毒”,有“行血、破气、消肿、散结”的功能,对医治吐血、痈肿、血痢、痔疮等症疗效显著。油菜花朵和籽实对治疗妇女难产有奇效。《妇女良方》歌曰:“黄金花结粟米实,细碎酒下十五粒;灵丹巧效妙如神,难产之时能救急。”还对治疗产后恶露、瘀血行滞有良好的效果,堪称为“妇科良药”。

遣憾的是油菜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就是传统油菜品种的籽粒中含有较多的芥酸和硫代葡萄糖甙。芥酸是一种长链脂肪酸,含量在40%一60%,在人体内不易被消化吸收,降低了营养品质。硫代葡萄糖甙是存在于饼粕于中的有毒物质,作为饲料能使畜禽甲状腺肿大和抑制生长发育,降低饲用价值。的我国科学家已育用成低芥酸和低硫代葡萄糖甙的“双低”油菜品种.芥酸含量降至1%,硫代葡萄糖甙降至o.1%以下,正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除外,还研究出用化学方法清除油分中的亚麻酸和油粕中的毒物,以增加菜籽的香味和稳定性,提高油分的食用价值,并使饼粕可以直接作为高蛋白饲料,大大提高饲用品质。

起源于我国的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大约在公元前即已传人日本,主要供作蔬用;直至10世纪{本草和名}书中才记有“芥子”,开始供作榨油。起源于欧洲的甘兰型油菜长期种植在园子里,在史前传播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土耳其、俄罗斯等国。直到16世纪,欧洲各国才作为油料作物栽培;18世纪传人南北美洲;1878年甘兰型油菜从欧洲引入日本栽培。

现今油菜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重要油料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最多的国家。其他油菜生产国还有加拿大、印度以及法国、德国、波兰、瑞典等。科学家预测,随着高品质油菜品种的培育和榨油工艺的改进,油菜的种植面积还将继续扩大,它在人类食用的油料作物中将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19世纪日本对西洋农学的吸收

  • 下一篇文章: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油菜史话”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油菜史话”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油菜史话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