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      ★★★ 【字体: 】  
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13:07   点击数:[]    

景观设计的多层次复合目标:
(1)安全、稳定、健康的基础水环境。水系要能满足城市防洪排涝的要求,有较稳定的水源补给;同时还应具有健康的生态状况,包括对污染的治理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健全。
(2)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水系应能够充分地与城市生活相融和、促进,带动城市商业和经济的发展,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
(3)积极的精神文化意义。水系应能够塑造和承载城市的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成为
城市个性和地方精神的代表。

4 解决途径与规划方案的提出
景观设计要面向目标,立足于解决问题。根据目标的3个层次,我们的设计可以相应分为3部分内容:
(1)水系规划和设计,同时包括以其为基础的绿地系统的设计;
(2)土地利用规划和设计,主要包括以水系为基础的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形态;
(3)历史文化解释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每一部分都面向于实现本层次的目标,并针对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中,水系是本次设计的中心,也是整合和联系3部分内容的基本框架(图1、2)。

4.1水系规划和设计——建立安全、稳定、健康的水环境
内容包括水系治理与河流生态的建设,以实现一个安全、稳定、健康的基础水环境,它是进行其他滨水区城市开发的基本前提。对此我们提出了“两套水系、循环利用”的水系设计方案。
4.1.1两套水系
根据三灶江两岸未来的城市功能布局,其西岸为未来的市级大型公共设施所在地,包括市政府、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等而东岸则几乎全部以居住用地为主。结合这种特点,我们将三灶江设计为功能、流向、水质、水位、宽度、深度各不相同的两条河流,以长堤为界,并与场地内其他支流构成水系。各自结合流经区域内不同的城市功能,发挥不同的效应,东部为生态水系,西部为景观水系。该方案可以综合解决本次规划提出的诸多基础问题,构筑三灶江两岸景观风貌的基本格局(图3)。

东部生态水系主要解决防洪、蓄水和水质问题,同时兼顾景观功能。包括:拓宽、挖深三灶江主河道,保证防洪、排涝所需的宽度和深度,解决防洪问题;加宽河道,建立滨
河滩地,形成自然的湿地生态系统,实现水体的生态净化,部分地解决水质问题;利用横河江和潮塘江两个规划中的城郊公园,建立两个大型湿地湖泊,保留有特色的水乡农业,扩大的水面增加了水体对于降雨的调蓄能力,有利于防洪的同时增加蓄水面积。
西部景观水系主要解决亲水利用的问题。在三灶江主河道西侧新建一条平行于主河道的景观溪流,宽度10-15m左右,水深 1.Om左右,岸高O.5-1.Om左右。利用生态循环净化系统为其提供清洁水源,以弥补三灶江主河道水位低、水质差的不足。它结合城市人流较多、活动丰富的大型公共设施和开放空间,设计形成多样的水位和亲水堤岸,满足城市生活多样的亲水需求。
4.1.2水循环和能量利用
自然状态下三灶江的主流向是从南向北,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河流没有明确流向,水体流动性差,水质难以保证。因此在规划中,我们结合各区不同的亲水要求所形成的水位差,通过建立堰坝、水闸、风能水泵等水利基础设施改善水的循环,使三灶江主河道潮塘江至前应路区段水流方向从北向南,之后沿景观溪流由南向北流动。雨季时,堰坝打开水闸,放水泄洪,使整条三灶江主河道流向变为从南向北。这套水循环的建立主要通过风能和太阳能(慈溪属滨海城市,风力资源丰富,同时可再使用太阳能作为补充能源,通过估算所需水泵功率约15kW,选用适宜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装置均可满足此要求)来带动,利用滨海地区丰富的风力资源,形成良好的景观,同时也是江南水利文化的延续,具有环境教育功能。
4.1.3雨水综合利用
雨水是三灶江的主要水源,因此对雨水的收集和综合利用非常重要,应建立完整的雨水收集、净化、蓄积和循环系统。它包括保留并梳理现状零散的河渠沟塘,依照城市的功能,与社区绿地系统相结合,建构新的水系。它既是贯穿社区间的滨水休闲网络,同时也是一套暴雨时的自然排水系统,以替代雨水排水的管道系统,具有滞流、过滤、减少径流量和补给地下水的综合功能;并且,它也是一套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雨水的初次过滤、沉淀和生物净化,随后排入三灶江主河道作为河流的部分水源补给(图4)。

保护并增加现有的水体面积,建立湿地湖泊以蓄积雨水,实现在丰水和枯水季节均有良好的景观。同时在滨水地带加强地被植物的种植,推行生态河岸的设计,建设半自
然的湿地系统,以更好地发挥生物净化功能。为景观水系单独建立一套人工涅地系统,对水体进行二次生物过滤,以达到国家有关景观用水的水质要求。整个河段通过所建立的水循环保证水体的流动性。
4.2土地利用规划和设计——实现良
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内容包括以水系为基础,组织城市功能,建构城市形态,使水系充分地融入城市生活,带动城市商业和经济的发展,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体措施如下:
4.2.1水系与城市功能相结合
规划方案实现了不同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变迁

  • 下一篇文章:《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导读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