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的东西。有些最好的企业家或事业家在当学生时学 业成绩都不好。有博士学位的专家常常不善于进行全面分析。 看来在越来越窄的专门知识领域授予学位的想法最终是自招失败的。装备有人工智 能、专家系统和越来越大的存储库的智能机非常适合于成为一个“准博士”——21世纪 的专家。但是人类仍然具有在推理、判断、关键性分析和进行联系等方面的长处,所以 我们需要有更加严格和挑战性更强的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 改革5:重新创建学术研究 我们必须改革“要么发表,要么毁灭”的范例。高等教育很难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目前的学术活动供养了一个巨大的研究/开发综合体。那些最著名、最大的科研大学 已深陷于一个生产专门信息的行业中,但是这个行业却和教育过程没有多大关系。 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科研计划能够和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终生学习和重发一个人的 学术水平证书的制度也成为必要。大学学位的声誉和重要性可能会受到通过培训和颁发 证书的挑战。为了开设广泛得多的课程,高等院校可能要彻底地改造自己。与此同时, 商业机构也可能会闯进教学这个过去高等院校认为是只归属于他们的领域。 改革6:强调经验学习 我们必须重新考虑那种把课堂讲课作为获得知识的手段的作法。网络空间和学习将 会使我们放弃关于课堂的概念,在这种课堂里,教师在单调地唠叨着要作什么,而完全 不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学习。 如琼斯网络大学等一些改革者已得出结论,一个包括有录像带、读物与光盘只读存 储器或是网址进行的人机对话以及电子邮件交谈小组的混合体,能够教授比教师在课堂 讲授更多的内容。学生能够利用网络空间学习系统,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得更快和更好 。 改革7:使用新的教育技术 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开始崭露头角的新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包括电子导师和智能网 络、“Internet Lite ”个人终端以及可以在教室中和远距离使用的交互式多媒体系统 。 早在大约20年前克拉克就提出,电子导师在销售额上可能成为和微机相抗衡的全球 性大众消费品。电子导师的原型可能是可对因特网进行廉价访问的裸机——3W接入装置 Internet Lite。 这种电子导师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增加存储功能、更新磁盘驱动和使卫 星传送数据。 实现网络空间教育的实际关键是因特网。如果你能够把同样的信息装到因特网上, 并且可以随意更新,那又何必将光盘只读存储器升级和改型?如果你利用因特网可以获 得运算能力、高速模拟以及其他的更多东西,那又何必花高价使终端设备具有极大的运 算能力? 在今后10年内肯定将会有许多新的网络空间技术及其应用,它们将使传统的大学显 得笨拙而且过时。今天濒临危机的大学需要有在新技术方面,特别是在交互式多媒体应 用方面的应急速成课程。 改革8:注意“万能培训”的危险 因特网的谈话小组、3W信息中心、交互式光盘只读存储器和其他的现代电子教育系 统工具使一些观察家们产生极深的印象,以至于他们建议我们关闭中学和大学,让新技 术进行教学工作。 诚然,像西雅图具有革新意义的“交互式医药技术”这种自动化培训系统表明,这 些效果十分显著的培训系统是可能开发出来的。许多大的公司都倾向于把资金投放到自 动化培训系统上,而不是投放到公众教育和大学上。 这里隐藏着很大的危险。靠老一套和反复重复的培训而不注意对基础的理解是危险 的。它对民主过程、自尊和对公司的成就的长期承诺都有危险。这样的“万能培训”会 使工人技能退化和感情疏远。 改革9:使高等教育与社会的需求相关联 任何用回顾过去来展望未来的精神,那就是高等教育。许多大学的教育工作者都以 他们是属于世界上最古老、最稳定和最没有变化的机构这个事实而感到骄傲。每当出现 新的研究领域时,几乎总是要经历一个固定仪式化的过程:人们对新的学科先是轻蔑看 待,然后是怀疑,再后是勉强地接受,最后是奉为圣明。计算机科学完成这样一个痛苦 的历程大约花了40年。 网络空间教育有助于大大地改变大学内的教学过程。回避新技术和忽视教育网络化 的威力的院校将会看到支持它们的基础将削弱。忽视这个警告信号的名牌大学将会逐渐 衰退。 改革10:适应即将到来的全球电脑化时代 全球网络化和在全世界范围普及教育的经济意义及其影响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它将 受到语言、文化和社会规范的严重挑战。要解决内容、软件和教育过程等各方面的问题 需要时间。在世界各地建立具有用户终端的分布网络极为困难;编制教学系统的软件和 内容也将遇到更大的问题。 或许,更令人气馁的问题还在于联合国最近的调查结论是,在今后30年内需要接受 教育的人数比人类有史以来曾经受过教育的人数还多! 然而,现在使当前几十亿根本不曾受过应有教育的人接受教育的前景却是比过去任 何时候都更光明了。 网络空间大学 长期以来中小学和大学都被定义为有教室、教师和学生的建筑物。在未来的网络空 间教育、交互式学习和学习过程的全球化时代,这些准则行将改变。砖墙和灰浆砌就的 校舍花费金钱、消耗精力,而且还要求复杂的交通系统来往返运送学生。没有院墙的中 小学校、用电子设备互相连接的大学以及建立在新的教学范例基础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