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 |
|
|||||||||||||||||
电力线MAC/PHY集成收发器INT51X1及其应用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3:59:31 点击数:[] ![]() |
|||||||||||||||||
5H;data数据格式遵循IEEE802.3标准最后的帧校验序列为4字节的CRC校验结果。 主机通过MDI可以方便地访问INT51X1内部的控制/状态寄存器,从而完成对INT51X1的设定以及对INT51X1实时运行状态的监视。INT51X1的控制/状态寄存器均为16 bit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可实时反映链路状态、传输速率、前导码判决、自动协商、模糊检测等信息,控制寄存器的定义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通过控制寄存器可实现许多功能。 上电后,INT51X1的初始化通过SPI接口读取预先写入E2PROM的数据来完成。 除上述主要功能特点外,PowerPacket的安全性能也非常完善,它采用DES的56位密钥管理方式,除INT51X1设定的缺省密钥外,还可以由用户自定义密钥,从而确保电力线传输的可靠安全。 INT51X1 采用μBGA封装,有144引脚,芯片供电电压为3.3V,芯片内核供电电压为1.5V。INT51X1有USB、PHY、HOST/DTE三种工作模式,部分复用信号引脚因模式不同,其功能定义也不同。以HOST/DTE模式为例,其信号引脚定义如下: (1)MII接口引脚的功能 MII-RX0~MII-RX3:接收数据线; MII-RXCLK:接收时钟线; MII-RXDV:接收数据有效端; MII-RX-ER:接收错误指示端; MII-COL:冲突检测; MII-TX0~MII-TX3:发送数据线; MII-TXCLK:发送时钟; MII-TXEN:发送使能; MII-CRS:载波侦听; MII-TX-ER:发送错误。 (2)MDI接口引脚的功能 MII-MDIO:管理数据输入输出; MII-MDCLK:管理数据I/O时钟; SPI:接口引脚; SPI-DO:通过该端可将数据输出至E2PROM; SPI-DI:数据从E2PROM读入; SPI-CLK:SPI时钟; SPI-CS:选通E2PROM。 芯片中的其它信号线在三种模式中都相同,其中模拟前端AFE的控制/数据线26条(包括ADC输入、DAC输出、运放的AGC控制等)、LED线3条、JTAG线5条、时钟2条、测试线2条、以及多条电源和地线;三种模式的选择可由MODE0和MODE1两个引脚的状态来决定。 限于篇幅,关于引脚的详细信息在此不再详述,有兴趣者可查阅相关资料。 作为一款电力包集成收发器,INT51X1能利用高频特性恶劣的电力线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由于本芯片高度集成了电力包的数据处理功能及对外相关接口,因此,使用时仅需进行简单的初始化而不需复杂的编程,使用非常方便。现以笔者开发的中压配电网OFDM通信系统的研究为例来介绍INT51X1的应用。 3.1 模式选择 通过对INT51X1的引脚MODE0和MODE1的设置,可以选择INT51X1 USB、PHY或HOST/DTE等工作模式,具体选择方式如表1所列。
USB模式实际是将INT51X1视为一个USB装置与USB主机相连。PHY模式则是将INT51X1等效于一个以太网的物理层设备PHY与微处理器或以太网控制器连接。HOST/DTE模式将INT51X1视为一个网络主机或一个数据终端,然后通过MII接口与以太网PHY或其它数据装置相连。这样,INT51X1就充当了以太网和电力线网之间的网桥,从而将那些数据装置接入电力线网络。 该设计的应用目的是要利用中压电力线沟通中压配电网上的所有配电自动化装置,从而构建配电网自动化的通信网络。显然,本设计应选择HOST/DTE模式。 3.2 通信终端设计 该配电自动化装置应配备在配电网沿线各处,其任务是采集配电线路和各种电力设备的运行参数并将其送往配电自动化主站,同时接收自动化主站的相关控制命令,以对线路和电力设备进行控制。为了用电力线传送这些参数和命令,笔者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通信终端。 本设计在INT51X1电力线侧设计了一个模拟前端模块(AFE Module),该模块内含增益可调的发送放大器和接收放大器,其发送和接收支路分别串有一个LC带通滤波器。该带通滤波器的通频带为4~21MHz,系OFDM调制所占用的频段。耦合设备(Coupler)是将AFE连往电力线的特殊装置,主要功能是以较低的介入损耗传输高频信号,同时阻止电力线的工频电流进入通信终端。在INT51X1的用户侧采用的是TI公司的高速DSP(TMS320VC5471),此DSP内嵌MII接口,并以此连接INT51X1,同时用UART串口与配电自动化装置(图中Data Equipment)相连。配电自动化装置发送的数据由DSP按前述MII数据帧格式封包,并经MII接口传送到INT51X1,继而转换为PowerPacket的形式送到电力线,再由目的地的通信终端接收。从电力线送来本终端的PowerPacket则由INT51X1解包并转换成MII帧,最后经DSP传送给自动化装置。 INT51X1是一种高度集成的单片电力线收发器,是INT5130+INT1000套片的换代产品,也是当前开发电力线OFDM通信的主流产品。该芯片功能强大,使用灵活,而且可靠性高。但据笔者试验发现,其传输速率只能达到8Mbps左右,而达不到理论上的14Mbps,但这对电力线通信来说,由于其带宽要求不是特别大,因而也完全能够满足应用需要。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