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 |
|
|||||
LVDS技术及其在多信道高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3:58:04 点击数:[] ![]() |
|||||
3.2 PCB板的设计 (1)至少用4层PCB板,将LVDS信号、地、电源、TTL信号分层布局。在实现设计中采用了8层板以尽量满足要求; (2)将陡的CMOS/TTL信号与LVDS信号隔离,最好能布在不同层上,并用电源和地层隔开; (3)保持发送器和接收器尽可能靠近接插件,连线长度愈短愈好(<1.5英寸),以保证板上噪声不会被带到差分线上,而且避免电路板及电缆线间的交叉EMI干扰; (4)旁路每个LVDS器件,分布式散装电容或表贴电容放在尽量靠近电源和地线引脚处; (5)电源和地线应用宽的布线(低阻抗),并保持地线PCB回路短而宽; (6)终端负载用100Ω(误差<2%)表贴电阻靠近接收器输入端来匹配传输线的差分阻抗,终端电阻到接收器输入端的距离应小于7mm; (7)将所有空闲引脚开路(悬空)。 3.3 电缆和接插件的选择 应用中选择了双绞线平衡电缆,并在外层加屏蔽;接插件选择标准连接器,在连接器上差分信号通常连接在一行中靠近的两个连接脚上,示意如图3所示。 总之,应用LVDS技术在系统设计之前,应优先考虑以下几点: (1)必须优先考虑电源和地在系统中的分布; (2)考虑传输线的结构及其布局布线; (3)完成其余电路部分设计,随时观察和修整布局。 LVDS数据传输标准比传统的RS-232、RS-422、RS-485等标准有很大的优越性。在雷达系统中应用LVDS技术来完成数据传输,将会降低系统设计的复杂,使系统有很高的可靠性、高数据率、低噪声/低电磁辐射和低成本。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