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 |
|
|||||
触摸屏在S3C2410上的应用实例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3:54:29 点击数:[] ![]() |
|||||
//如果差值大于门限值,说明T3的采样值无效,判为野点返回值为FALSE。为了避免过大的跳跃,认为触摸笔坐标沿变,使用T2时刻采样值来代替本次采样点,同时静态变量x[]中的数据不变,count重新开始记录连续有效采样点次数 if((dx>FIL TER_LIMIT)){ *px=x[1]; retVal=FLASE; count=0; } //否则采样点有效返回值为TRUE,将T3的采样点记入到x[1]中,T2的采样点移到x[0]中 else{ x[0]=x[1]; x[1]=*px; retVal=TRUE; } } else{ //连续有效采样次数小于2,将T3的采样值记入到x[1],T2的采样值移动到x[0],并不进行滤波处理 x[0]=x[1]; x[1]=*px; retVal=FLASE; } return retVal; } 3.4 后续处理 经过上述的筛选和滤波,如果被判定采样值有效,则将其滤波值送给操作系统进行后续处理,否则程序返回,等待下一次采样。在2410 test程序中,可以结合LCD的画点函数,将有效的采样点在LCD上画出,以此检验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结语 本文以三星公司ARM9内核芯片S3C2410和4线电阻式触摸屏为硬件基础。基于此硬件结构,开发了触摸屏画图板程序。通过软件滤波,提高了系统性能,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效果,有很强的实用性。用此算法实现的Windows CE触摸屏驱动,在汉王手写输入软件的测试下得到了很高的识别率。软件使用C语言实现,可以方便地移植到任何操作系统上。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