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 |
|
|||||
H.248/Megaco协议在全IP网络中的应用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2:49:22 点击数:[] ![]() |
|||||
络层,在当前的IPv4网络上完全实现H.248/Megaco的安全机制有一定难度。另外,H.248/Megaco协议采用的IPSec对系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采用公钥算法对数据包进行加解密时尤其明显。与IPv4不同,IPv6已经把Ipsec集成到了自身协议中,通过IPsec提供IP层的安全性。IPv6实现了认证头AH和封装安全载荷ESP两种机制,前者实现数据的完整性及对IP数据包的来源的认证,保证分组确实来自源地址所标记的节点,后者提供数据加密功能,实现端到端的加密。 3GPP已经决定以IPv6为基础构筑下一代移动网络,很多通信厂商正致力于构建基于IPv6的全IP的3G核心网(A11-IP Core Network)。3GPP R4以及随后的R5结构中都将传统的MSC分割成MGC和MG,它们之间采用H.248/Megaco等协议相互通信,从而实现呼叫控制和处理,与网络承载相分离。因此基于IP的H.248/Megaco协议的应用,以及适应IPv6环境的进一步发展,是未来移动通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