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 |
|
|||||
采用VXD技术实现实的通信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2:25:23 点击数:[] ![]() |
|||||
Line status中断位,以便让CPU可以及时在COM1的中断服务程序里读取串口接收到的字节。 以上涉及到串口输入和输出的函数体实现代码中,用到了PC16550 UART的资料。 至此,一个可用于实时串口通信的VXD驱动程序已经完成。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将其它必要的文档一同提出来讨论。 3 Win32客户测试程序 有了上述VXD驱动程序,还需要搭配一个Win32客户程序来进行测试。在网络补充版(http://www.dpj.com.com)中,给出一个笔者在VC6下编制的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片断,以供参考。 现在编制VXD驱动还没有一个集成开发环境(IDE)。本文的驱动程序是用VC6.0自带的编译器编译的。由于要编译汇编文档,所以还需要把一个MASM汇编器(要求6.0以上版本)及其相关文档拷贝到VC6.0的vc98\u30446目录下。 4 结论 通过以上对VXD技术的简要分析以及一个用VXD实现的通信驱动可以看出,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采用VXD技术,可以很好地克服由多工带来的时延问题,很好地解决了在Windows平台下实时通信的问题。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