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 |
|
||||||||||||||||||||||
DSP芯片在超声波钻井液测漏仪中的应用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2:19:33 点击数:[] ![]() |
||||||||||||||||||||||
到DSP的片内高速RAM是由DSP的片内ROM的驻机程序(出厂时已设置)完成的。上电后,DSP的复位引脚由“0”变为“1”,同时在电路连接上保证引脚MCBL/MP="1",固化在片内的引导程序查询INT0~INT3中的哪一个为低,并按表1所示的中断脚与地址的对应关系进行引导。
被引导的用户程序必须事先经过汇编、连接,以生成DSP能够认识的机器代码。在生成的程序代码前还必须加入一个引导头。引导头的具体结构见参考文件,其作用是: (1)实现字长为32位的DSP与8位、16位或32位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接口。 (2)实现高速DSP与低速ROM的接口。 (3)实现用户程序与DSP与内存储空间的匹配。 2.4 数据处理 采用TMS320VC33的定时器1每隔100ms发送一串数目固定的脉冲型激励信号,该激励信号经放大和驱动后再经DSP控制交替地施加到两只超声波传感器上。当一只传感器处于发送状态时,另一只就处于接收状态,即每只传感器每隔200ms完成一次收和发。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又经过放大和整形后送入DSP的INT0引脚,同时利用TMS320VC33的定时器2检测从发送到接收所用的时间,进而根据(3)式计算出发和对收的时间差,再由(4)式通过浮点运算计算出泥浆流速,并将结果存储在DS1251中。在存储数据的同时,利用DS1251片内的时钟,将该数据所对应的时间也一并存储在数据区内。这就为地面将流速与深度对应起来提供了基础,因为在井下通过DS1251计时的同时,地面也有一套与之同步的计时器对时间与深度进行了相应的记录。 T=2×Tp=34ns (5) 对tAB和tBA计时的误差为: ΔT=±Tp/2=±17ns (6) 由此引起的泥浆流速误差为: ΔV=ΔTC2/L (7) 取C=1560m/s、L=10m,则ΔV=4.14mm/s,由此可见其测量误差比现有的测量方法降低了几十倍。 3 数据回放与试验 采用DSP的通用I/O接口编制RS232通信程序,测试完成后,与地面上将测量数据回放到计算机。TMS320VC33与计算机RS232口的接口电路如图3所示。其中IC7采用74LS06,将TMS320VC33输出的3.3V电平转换为5V电平,这是因为二者的最小输入高电平相等,都是2.4V;IC13采用MAX2202,用于将TTL电平转换为RS232电平。 研制的超声波钻井液测漏仪经过实验室的多次试验和现场的应用,测出的漏层位置的误差不大于10m,不仅为钻井作业过程中的堵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而且节约了钻井成本,缩短了有漏失情况下的测漏周期,防止了漏失对地下资源的污染。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