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PSK解调器电路 PSK解调电路是读写器能正确将PSK调制信号变换为NRZ码的关键电路,其具体电路见图6所示。图中,从脉冲形成电路送出的62.5kHz的PSK方波信号假定配置寄存器CB10位为0,即PSK速率为fc/2加至触发器D3的时钟输入端。触发器D3的数据输入端D加入的是由125kHz载波基准形成的62.5kHz基准方波信号,这样,若时钟与D输入端两信号相位差为90°或相位差不偏至0°或180°附近,则触发器D3的Q端输出信号将是可由微控制器MCU读入的数据NRZ码。 分频器输出的125kHz方波基准信号经触发器D2变换为62.5kHz的方波,而异或门1利用触发器输出D1的高低电平变化则可使加至触发器D2的125kHz基准信号相位改变180°,该180°的相位变化在触发器D2的Q输出端会产生90°的相移。 而基准62.5kHz信号在经异或门4后将产生125kHz脉冲信号R3C3产生延迟。同样,也将产生62.5kHz的PSK数据信号,在经R2、C2和异或门后,也将产生125kHz的脉冲信号。这两信号可在触发器D4中进行相位比较以在触发器D4的Q端输出125kHz信号,其占空比正比于两信号间的相位差。当两个62.5kHz信号的相位差为90°时,其占空比为50%,这对于PSK解调是理想的,若它们的相位差偏离90°而向0°或180°偏移时,其占空比也将同时减小或增大。
 由R1和C1构成的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平大小正比于相位差,该直流电压加至一个窗口检测电路。若直流电平靠近中间,则窗口检测器输出1为高,输出2为低,异或非后为低,因而不改变触发器D1的Q输出状态;若直流电平过高,则窗口检测器1、2输出端都为高;此时,若直流电平较低,则窗口检测器1、2输出端都为低。即触发器D4输出的占空比过大或过小时,窗口检测器的输出会使触发器D1的时钟输入端产生上跳变化,从而引起触发器D1输出Q的电平变化而使触发器D2输出发生90°相移,最终使触发器D3达到最佳的PSK解调状态。
4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芯片MCRF200及其在PSK工作模式下读写器硬件电路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MCRF200的PSK工作模式的TYPE A/B型卡的副载波调制方式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文介绍的PSK解调电路的设计方法也可供TYPE A/B型卡读写器副载波解调电路设计时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