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 |
|
|||||
差分跳频的解调窗口同步算法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2:18:29 点击数:[] ![]() |
|||||
如果根据频率点幅度P求α?先求解P=F(α)的反函数,即α=F-1(P)。但(2)式求不出闭合解析的反函数。可用下述方法:在Matlab中绘制图3的反函数,再使用曲线拟合方法得到反函数的表达式(公式(3)只适用于线性区的反函数): α=F-1(P)=(4.985×10-8)×P3-(1.8×10-5) ×P2+(4.131×10-3) ×P+0.166 第二个复杂的情况是必须判断解调窗口类型。 假设初始的解调窗口未同步,则该窗口内有两个频率点f1和f2,依据这两个频率的时域顺序和所占据的窗口长度(也就是域中两个频率的幅度)有四种情况,分别称为第I、第II、第III、第IV类型窗口,见图4。每个窗口都假定不同步,且只绘出一跳时间内的波形。 为什么要判定窗口类型呢?因为实际计算时取幅度较大的频率点来求解α,这样可降低噪声的干扰。但幅度较大的频率点可能是f1也可能是f2,在时域中的顺序可能在前也可能在后,于是形式四种类型。 如果初始窗口进入非线性区,因非线性区频率点幅度变化小,为降低噪声影响,在非线性区移动的点就是固定值(这个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加以微调)。判断窗口是否进入非线性区的准则为:是否有一个频点的幅度超过门限值。 经过以上讨论,得出实际的算法流程见图5。 说明:如果第一次滑动窗口后未能进入预定同步位置,则继续第二次调整。此时移动后的窗口以大概率进入大非线性区,如果第二次滑动窗口仍旧不同步,则继续第三次调整,至多三次调整后,以95%概率进入同步锁定。三次调整后仍不同步(至多5%概率),判定为同步失败,选择窗口重新计算。 以上的窗口是向右滑动的(也就是向时间轴正向滑动),如果系统开辟较大缓冲区,也可以向左滑动(也就是向时间轴负向滑动),此时前面的数据不能丢失,并且对第III和第IV类型窗口的滑动点数变为绝对值较小的负数值。 该同步算法的优点是同步建立时间短,运算量小,可以实时调整。对接收数据加窗函数修正降低了系统对同步的敏感性。该算法在系统仿真中取得成功。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