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生命环境
   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的更新      ★★★ 【字体: 】  
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的更新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1:42:22   点击数:[]    

,人们无需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也无需考虑自己行为后果对未来和对他人的影响。在一个充满无限机会的社会里,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都不会排斥对其他机会的占有。

  可见,人们在没有生态观念的情况下,各种客体都是单独的、随机的反映在主观认识中的,资源有限、自然相关以及生态平衡等自然规律没有也不可能纳入人的认识视野。在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对于自然的利用能力有限的时候,自然界对人类的局部报复也被人类以逃避的方式而忽视了。此时,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开放式的、单项的、局部的关系。人们对主客体关系的理解也难免出现简单化、片面化。全球性危机在20世纪中叶出现,就是主客体关系尖锐对立价值取向极端发展的结果。人们错误的认为:自然是人类认识的物件,也是人类改造和奴役的物件,而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驾驭、变革的唯一目的是满足主体日益增长的需要,环境和生态成本无须考虑,即使实践带来了某些负面后果,也可以通过建构新的客体物件得以逃避。人类对于自然暂时的、局部的改造成果使人类忘乎所以,有意或无意的忘记了人类来自于哪里,忘记了自然是生命之源更是价值之源这样的基本事实。盲目的以自然的主人自居,以为自己可以对自然随心所欲、颐指气使。

  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于自然的开发利用达到空前规模,自然规律对于人类活动的种种报复性回应使人类无从逃避,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迫使人类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为形成主客体系统中的反馈调节机制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类发展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在狭隘的时空观念下,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片面的理解为单向的、线性关系而造成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新的时空观念,构建主体对客体的双向互动的、非线性的关系[6].

  1.未来向度的引入

  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代际公平问题,在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联繫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发展问题,从而开闢了主客体关系历史展开的未来向度,使人的自在性不仅由“过去”已经完成了的状态来决定,而且还要由“未来”的可能状态所引导幷作出抉择[7].代际公平意义恰在于启发了人们的“未来”意识。

  一方面,人类发展史表明,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时空观幷形成鲜明的思维方式是十分正常的。在农业时代,人们生活于十分封闭且相对狭小的空间之中,生存环境迫使他只能以自身为参照,形成面向过去的思维方式;在工业时代,人们的生活空间有了相当规模的扩展,新大陆的发现、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开闢了广泛的横向交往关系,使人们有可能寻求共时态的外在参照系,形成面向现实的思维方式;到了现代,资讯社会与知识经济使得创造成为动力与源泉,创造要求人们把握幷选择面向未来,“今天人类正根据自己的认识走上与自己的未来建立联繫的道路。[8]”

  另一方面,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告诫我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旦形成不可逆转,自然规律没有给人类留下试错的机会。如果人类不想自我毁灭,就必须建立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和预警性反馈机制,及时纠正错误,避免环境危机的进一步扩大,保证人类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由此可见,代际公平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重新确立了主客体关系的时间结构,在主体对客体的建构中引入了时间参数和时间变数,从而实现了主客体关系在时间向度上的延伸。可持续发展观正是在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上,以未来思维方式思考人与自然的历史联繫、思考人类发展与环境资源的未来关系,在微观层面注重代际公平的体现,在宏观层面注重发展目标的未来可能性。

  2.空间维度的拓展

  在可持续发展观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发展幷非单一的、孤立的和绝对的,发展更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在深刻分析世界范围内的两种不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特别强调公平的发展观,从而建立起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拓展了主客体关系的空间维度[9].

  一方面,传统“世界经济秩序”的形成充满了侵略、殖民的血腥,是弱肉强食的结果,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能动与受动外在对立的“中心——边缘”结构。主客体关系的错位十分明显:一方面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形成了发达国家事实上居于主体地位,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掠夺、政治侵略的物件的不和谐关系。据统计,占世界总人口20%的富人拥有世界总收入的83%,占世界人口20%的贫穷者占世界总收入的1.4%[10].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全球环境资源的掠夺和滥用基础之上的,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成为了发达国家肆意的物件,发达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大量转移污染和破坏。据统计,一个美国人维持生存所消耗的资源相当于一百个非洲人。正是由于主客体关系的严重错位带来了南北对立、贫富分化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破坏,世界经济与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人与物关系的变化:从物权法到环境资源法——鱼虾苗增殖放流的法

  • 下一篇文章:国外加强环境法实施和执法能力建设的努力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的更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的更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论园林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
  • ››探析生态原则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
  • ››浅论常用消防设施的日常使用与维护...
  • ››浅论生态环境影响下的城市建筑
  • ››探讨绿化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 ››浅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 ››谈村镇绿化问题的初步思考
  • ››浅论园林绿地工程建设的规范化
  • ››浅探绿化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 ››探讨城市机动车的尾气污染与治理
  • ››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教育改革的关系...
  • ››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的更新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