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石油能源
   有机溶剂压裂提高煤层渗透率的方法      ★★★ 【字体: 】  
有机溶剂压裂提高煤层渗透率的方法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2:06:29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作者: 唐晓东 孟英峰 罗平亚 朱兴珊(西南石油学院化工系,讲师,637001 四川省南充市)
【摘要】水力压裂在美国已成为提高煤层渗透率和煤层气井产能的重要手段,而中国富含煤层气的煤田大都具有构造复杂、煤体破坏严重、软煤发育、高塑性和煤层渗透率极低等特点,致使其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分析煤化学组成、孔结构和煤层气贮存方式出发,提出了采用有机溶剂压裂提高煤层渗透率的技术思路,概述了有机溶剂压裂煤层的方法,比较了有机溶剂压裂和水力压裂的异同,探讨了有机溶剂压裂的影响因素。

1  前言    煤层的低渗透率和不能形成煤层气的工业生产规模是中国煤层气工业发展的两大技术障碍,而前者又是后者最为直接的原因。中国煤层气开发的出路在于提高煤层渗透率。    目前,提高煤层渗透率技术主要有洞穴法和水力压裂法两种。其中水力压裂法在美国已获得成功,将其用于中国的煤层气开发,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因为在美国最适合煤层气开采的中变质烟煤占绝对优势,其煤层厚度适中,横向稳定,构造简单,硬度大,水平应力小,大多含水,渗透率高,容易压裂;而中国最有利的煤种(中变质烟煤)不到总量的9%,富含煤层气的煤田大多构造复杂,煤体破坏严重,软煤发育,高塑性,水平应力大,基本不含水,渗透率极低,故压裂困难。而压裂液中含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杀菌剂和减阻剂对煤层渗透率的严重伤害,又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水力压裂的作业效果。本文针对中国煤层的低渗透率现状,通过分析煤化学组成、孔结构和煤层气贮存方式,提出采用有机溶剂压裂提高煤层渗透率的设想,概述了有机溶剂压裂方法,并将其与水力压裂法进行了对比,最后就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2  有机溶剂压裂煤层的可行性分析21  煤的化学组成和溶剂抽提性质    煤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岩石,其中还含有多种无机矿物质。从煤的大分子结构来看,它是由周边连结有多种原子基团的缩聚芳香稠环和氢化芳香稠环的芳香核通过次甲基键(-CH2-、-CH2-CH2-、-CH2-CH2-CH2-等)、含氧桥键(-O-、-CH2-O-等)和含硫桥键(-S-、-S-S-、-S-CH2-等)等各种桥键连结而成的三维化学交联网络(称为大分子相MMP)。在MMP中的一些具有开口的空穴,包藏了许多小分子化合物(称为分子相MP),MP分子包括正构烷烃(C1~C30)、长链脂肪酸、醇和酮、长链烯烃、萜烯类、甾醇类、松香酸、环烷烃和1~6环的芳烃(以1~2环为主)。MP分子与MMP分子之间经由多重非化学键连结而成,重要的连结键有电子给予体--接受体键(EDA键)和氢键。电子给予体性质主要源于N、S和O等杂原子以及π电子过剩的芳环,电子接受体性质则源于酚类、吡咯杂原子和π电子缺乏的芳烃,这两种性质的电子体在MMP和MP中都存在。笔者认为,正构烷烃和环烷烃类MP分子与MMP分子之间应经由范德华力连结。这三种键合的强弱顺序是:EDA键>氢键>范德华力。煤中的无机矿物质包括钙、镁、铁等的碳酸盐,钾、镁等的硅铝酸盐,钙、铝、镁、钠、钾等的硅酸盐,硫酸盐,硫化物,食盐及氧化亚铁等,它们与煤的大分子的结合主要是机械混合。    煤的大分子的非化学键合对煤的溶剂抽提和热加工非常敏感,人们可以采用ED或更强的EA溶剂分子去取代MP分子与MMP分子的结合,将MP分子抽提出来。煤的溶剂抽提实验已经证实了这种观点。在100℃以下采用苯、乙醇和氯仿等普通溶剂抽提煤,抽出物很少,烟煤<5%,大多在1~2%;在200℃以下用具有电子给予体性质的亲核溶剂(如胺类、酚类和羰基类溶剂)对煤进行物理抽提,抽提物占煤的20~80%;在室温下采用CS2-MMP混合溶剂能将枣庄煤中65~85%的有机质溶解抽提,使MP分子与MMP分子、无机矿物质分离。显然,煤的化学组成和溶剂抽提性质为有机溶剂压裂煤层,提高煤层渗透率提供了理论依据。22  煤的孔隙结构特征    煤是一种孔隙高度发达的多孔固态物质。从煤微孔隙特征分类表1可以看出,煤孔隙按大小可分为大孔(>104A°)、中孔(104~103A°)、过渡孔(103~102A°)和微孔(<102A°),其中大孔和中孔均易于煤层气储集和运移,过渡孔易于煤层气储集和干气(C1~C2)运移,微孔能储集煤层气但不利于其运移。因此,有机溶剂能否有效地溶解抽提煤中的MP分子,提高煤的孔隙率和大孔与中孔数量,即将煤中不利于煤层气运移的过渡孔和微孔转化为易于煤层气运移的大孔和中孔至关重要。    吴俊将来源不同的富烃煤进行溶剂抽提处理,发现抽提后的总孔隙体积是抽提前的2~5倍(见表表1  煤微孔隙类型特征分类类型 孔径分布(A°) 孔隙结构特征 油气储集和运移大孔 >10000 多以管状孔隙、板状孔隙为主 易于煤层气和液烃的储集、运移,排烃效果好中孔 10000~1000 以板状孔隙、管状孔隙为主,间有不平行板状孔隙 易于煤层气和液烃的储集、运移过渡孔 1000~100 以不平行板状孔为主,有一部分墨水瓶孔隙 易于煤层气储集,但不利于C+3的运移微孔   <100 具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延边地区采用地下水源热泵与地板供暖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 下一篇文章:浅谈煤层气藏保存条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有机溶剂压裂提高煤层渗透率的方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有机溶剂压裂提高煤层渗透率的方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分析与措...
  • ››燃油税政策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 ››油气田经济产量研究综述
  • ››关于石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几...
  • ››石油销售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技术挑战与...
  • ››国有石油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
  • ››石油地质类型及其区域特征
  • ››烧石油焦GRECO燃烧器及其应用
  • ››石油天然气企业GIS系统应用研究
  • ››有机溶剂压裂提高煤层渗透率的方法...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