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伦理道德
   儒家伦理的双旋结构[下]      ★★★ 【字体: 】  
儒家伦理的双旋结构[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4:05:41   点击数:[]    

6]参见上书中所收《理想主义的实践之函义》一文。

    [17]比如社群主义者们对于现代性的检讨就是富有意义的。参见泰勒:《现代性之隐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另可见“第三条道路”的理论代表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8]参见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经济腾飞路1965--2000》,外文出版社等2001年版。以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演讲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19]参见任剑涛:《李光耀为何改弦更张》,《南风窗》2001年第四期。

    [20]参见范亚峰:《内圣归内圣,外王归外王--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初论》,载《世纪中国》网站〈世纪周刊〉2001年6月1日号。尽管作者在文中对于内圣外王保持了一种明智的“不一不二”的思考警惕性,但是这种思路对于儒家的瓦解性则是不言而喻的。

 


        
         
          



转自:  仅仅学术交流与学习之用,非商业之目的.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儒家伦理的双旋结构[上]

  • 下一篇文章:“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基督教伦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可能性及其难题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儒家伦理的双旋结构[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儒家伦理的双旋结构[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基于底线伦理的的道德判别研究...
  • ››关于“美德储蓄”活动的价值和问题...
  • ››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
  • ››李学林:毛泽东荣辱观与新中国道德...
  • ››和谐关系:毛泽东德育的内涵解析
  • ››现代人类学研究中深入访谈的运用与...
  • ››从汶川地震反思中外人生观
  • ››汶川大地震引发的人文思考
  • ››由"汶川地震"引发的思考...
  • ››三鹿事件的伦理反思与治理
  • ››儒家伦理政治与保守政治模式的建构...
  • ››儒家伦理理论的类型学分析
  • ››儒家伦理的双旋结构[下]
  • ››儒家伦理的双旋结构[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