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下,只能依靠土地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在土地也有限的情况下,这些农户普遍处于最贫困的状态。所以,这些农户认为土地政策长期不变不好。 二是土地被征用的农户。土地被征用的农户在项目点是根据不同用途,可以得到不同的补偿方式。被征用的这些土地一般是质量较高的土地,一是用来修路即交通便利的土地,二是用来修建学校、卫生院等,属于条件较好的土地。在土地被征用中获得补偿的农户,一般是一次性获得补偿,得到粮食或者钱,农户持有这些东西,不像土地一样具有可持续的变现能力,仅仅具有短期的收益,因此很快被农户享受,这些农户往往留恋他们曾经的土地。也有一部分农户的从被征用的土地中获得了土地的补偿,但是其质量远远不如先前的土地,不能保证农户原来的收入;最后一部分农户由于土地被征用,没有得到补偿,因此,影响的他们的生存,或者收入的增加。所以这些农户认为长期土地政策不好,应该对土地进行调整。 四、有33.3%的农户的土地被征用 在抽样调查的104项目点农户中,33.3%的农户的土地被征用,土地征用面积是0.1-3亩之间,66.7%的农户被征用土地面积小于1亩。征用的土地用作盖烟站、修路、修学校、水塘以及修建农贸市场等。所获得的补偿方式也有所不同,补偿货币的是1200元/亩—-4500元/亩不等,也有重新调整土地的,以及不用缴纳税费(公粮),也包括没有补偿的 86.1%的征用土地用作公路建设。就公路建设的补偿了来看,54.2%的农户土地在此过程中被征用,但是没有得到补偿。其中20.8%的农户因土地被用作修路而得到货币补偿,因土地质量、地理位置的区别而产生价格差别,其补偿价格分别是3000元/亩、4000元/亩与4500元/亩。12.5%的农户因为土地占用而获得重新调整的土地。也有不用缴纳税费(公粮)的农户。 其次是建筑用地。建筑用地的补偿方式也因建筑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修建学校的补偿是重新调整土地;修建农贸市场的补偿是4500元/亩;修建卫生院也可以得到少量的补偿。 五、15.7%的农户的林地遭到侵占 在抽样调查的农户中,15.7%的农户的林地遭到侵占,被占用的林地用途不一,有被保护区占有的,划入保护区的;有被集体用的;有被修路占用的;有的遭到砍伐。具体如下: 一是被保护区占用。据调查显示,27.8%的农户林地遭到保护局的侵占。保护区对农户林地的占用,在项目区是比较普遍的。历史上,这些土地属于农户,我国在对保护区划界时,采用纸上作业的方法,划定保护区的范围,然后根据纸上的作图来埋界桩。其后果是有的农户的自留山、责任山被保护区划入到界桩内,侵占了农户土地。由于项目点位于无量山保护区的周边区域,因此在YUEP项目点海拔较高的村庄的农户土地被侵占比较严重。 二是44.4%农户林地被修路占有。 三是其他形式的占用,主要包括砍伐与集体占有。22.2%的农户的林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砍伐,有的被砍伐完了。也有被集体占有的,主要包括集体收回或者集体用作建筑等。 我们曾经发现并协助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例。 苞茂自然村位于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部边沿,村民的耕地、林地、茶园与保护区内的森林交错分布。2002年,南涧县自然保护局从荷兰政府援助的项目中争取到一些资金,购买一批钢筋混凝土立柱,用于保护区与村民的界桩。由于保护区管理工作中的不当,施工民工为了省事,把界桩埋到苞茂村农户的茶园和承包集体林地内。据村民反映,按照界桩,保护区无理划走村民的茶园、山林计500亩左右,其中承包山、自留山200多亩、集体林200多亩、茶园80多亩,涉及全村55户农户,侵害了村民的权力,影响了村民的生产与生活。村民为此事意见很大,加上过去对保护局产生了一些误解和隔阂,一场矛盾冲突势所难免。 发生在另一个村子里的“鬼子来了!”,更形象化地说明了保护局官员与村民的紧张关系。所谓的“鬼子来了!”,指的是蚂蝗箐村民对保护局官员进村的评价与行动。蚂蝗箐位于从沙乐乡政府驻地一直爬山到山顶部的保护区核心区内,村内的彝族村民祖祖辈辈延续着靠山吃山的生产、生活方式,从事的森林活动较多,森林资源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生活资源。建立保护区限制了村民进入森林的各类活动,减少了村民的耕地和林地以及砍伐木材出售的经济收入。农户与保护局之间矛盾很大,以至于保护局工作人员到蚂蝗箐开展工作,连水都不愿意喝一口,生怕被村民“下毒”;而蚂蝗箐村民也最不欢迎保护局官员的到来,凡有人看到山下有人往山上爬,便会立即向全村发出“鬼子来了!”的警报,村民们听到警报都迅速“躲”进森林或庄稼地里。 矛盾症结在哪儿?从现象上看,起因源于村民到保护区内种地、捡拾柴草、采集非木材林产品、掏猪草等,也有的偷砍树木,违犯了保护区保护的法规。但是从深处考察,原来,同中国所有的自然保护区一样,南涧县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规划时,都是由林业规划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地图上划出初步边界,然后去实地考察,很少听取当地社区村民的意见,因而就或多或少地把社区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