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民间美术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民间美术与民俗传统(也可以说是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大多数都有寓意深刻的含义和象征。“她”的造型始终遵循祈福求安的创作路线,蕴涵了传统文化的吉祥寓意,在乡土味和使用简洁的本来用途之外,又用质朴大方的象征寓意展现出朴素、率真的美的思想。
关键词:民间美术;民间文化;构图独特;喜庆吉祥;质朴率 真;热烈夸张;寓意深刻;剪纸;皮影(皮影戏)民间美术或者说是民间文化,“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之一。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比如:国画、以及西方传入我国的油画艺术等等,在这类艺术产生之前,民间艺术就已经存在了,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其它各种文化资源的精髓,让各种文化的有益成分不断的丰富滋养着民间艺术的发展,从而是文化与艺术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文化:最初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经过人类耕作、培养、教育、学习而发展的各种事物或方式,是大自然本来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1871年爱德华-森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将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出,并把文化表述为“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存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整体,在这一定义上文化包括:语言、信仰、思想、风俗习惯、禁忌、法律、制度、工具、技术、艺术品、礼仪、仪式以及其他有美成份。《中国的大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总之,文化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所创造的财富民间艺术:“她”就是以广大农村劳动人民为主的人民群众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融于民族群体的衣食住行、节日、风俗以及信仰等等的生活之中,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历史中最悠久、最广泛、地域特性最明显的历史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之一,是我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这种艺术形式更多是人民群众自身的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
“她”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在色彩上热烈、喜庆、造型大胆夸张、而且幽默,艺术形式生动活泼,在技法上质朴、鲜明、使广大劳动人民的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而创作的内容也很丰富。在构图上大胆而不拘一格,形式多变,反映出了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民间美术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民间美术与民俗传统(也可以说是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大多数都有寓意深刻的含义和象征。“她”的造型始终遵循祈福求安的创作路线,蕴涵了传统文化的吉祥寓意,在乡土味和使用简洁的本来用途之外,又用质朴大方的象征寓意展现出朴素、率真的美的思想。“她”的造型体系是观察生活、认识世界思维方式所决定,更多的不在于模仿物象而是在于“悟”宇宙万物运动的本质规律。讲究把对象的各个侧面及背面做全方位的描述,以一种“环形”透视,这在民间美术中是最常见的。民间美术之所以能突破透视规律的局限,就在于它抛开了自然对象的实体真实,以全部感性的认识来结合表现对象。是一种观念的真实、内在想象的真实。民间美术还利用本土色彩感染自我、感染他人。主要色彩如:青、赤、黄、白、黑,在色彩运筹中被转换成一致逻辑推理方式和思维认识图示。
在色彩的运用上注重色彩的视觉美感,重视色彩的心理效果。根据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的态度、价值标准、审美情趣,依自己的切身利益与感受去理解色彩,色彩充满生命活力的,所以色彩艳丽、浓烈、鲜明是民间色彩遵从的色彩品质。
以陕西的民间艺术为例,如:剪纸、皮影等艺术形式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剪纸的定义:“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多取材自喜庆节令、五谷丰收、民间戏曲故事、儿童、动物等,既饶富情趣又装饰美观。民间艺人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将千古遗风代代相传,使剪纸艺术成为一种贴近生活,根植于大众的民间艺术。如:西府剪纸以它特有的文化风韵,融古文化之精髓与历代劳动艺人智慧之结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可谓民族艺术之瑰宝。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以陕北的定边、靖边、吴堡、榆林、宜川、米脂、延安,关中的凤翔、富平、三原、朝邑,陕南的汉中附近等地较为丰富。窗花,是陕西剪纸最多的一种,此外,婚娶时的装饰,枕头顶子、鞋花和刺绣花样等,也是以剪纸为底样。这一带的剪纸淳厚、粗壮、线条有力,剪纹简单。个别地方如定边、靖边等的剪纸也有较细致的,线条多直线,流利奔放。宜川的剪纸线条粗而曲线多。关中地区的剪纸一般较细致而曲线多,如岐山、凤翔一带有的线条细似针尖,风格别致;朝邑一带以戏文为多,造型动态近乎皮影。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陕西自古是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陕西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三是点彩剪纸,四是渗染剪纸,五是纸塑窗花,六是剪纸熏样。皮影:皮影的制作十分精细,影子的材料选料讲究,用上好的驴皮或牛皮在水中泡软后,经过泡制,使其光滑透明,然后精心雕刻,涂上艳丽的色彩。人物、动物等均刻成侧影,干透后刷上桐油。提到皮影也就离不开来说说皮影戏了,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演出时,用一块白纱布作屏幕(屏幕大小根据场地而定,基本像小电影的银幕),操作皮影者站在屏幕下,把皮影贴到屏幕上,灯光从背后打出,观众坐在相对灯光方向观看。皮影戏以秦腔为主,演唱者和操纵者配合默契。表演技术娴熟的,关中人称其为“把式”,一手拿两个甚至三个皮影,厮杀、对打,套路不乱,令人眼花缭乱。皮影戏的传统剧目有《游西湖》、《哪咤闹海》、《古城会》、《会阵招亲》等.
以上所谈到的剪纸和皮影(皮影戏)他是我国很有代表性的(转载自www.lunwen2011.com 论文范文,请保留此标记)民间艺术,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了我国劳动人民对文化(传统文化或者民间文化)的独到理解,以及这种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的运用。
总而言之,民间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艺术地位,他和我们的文化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在关切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外更需关注那些为民间美术发展而默默奉献的民间艺术家们,他们才是真正的是民族美术的劲草,牢牢的植根于中华大地,深入中华民族的文化灵魂。
参考文献:
[1]《陕西民间美术研究》.书籍作者:陕西省群众艺术馆图书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
刘长斌,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0级研究生,专业:油画艺术研究。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