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绘画艺术
   浅谈郑板桥诗书画作品的艺术魅力 刘海燕      ★★★ 【字体: 】  
浅谈郑板桥诗书画作品的艺术魅力 刘海燕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3 15:12:19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画家,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本文通过他的“三绝”及其影响来解读他的艺术魅力,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郑板桥;诗文;书法;绘画
  郑燮(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自幼刻苦好学,善于思考,不懈追求。他有一方印,文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记录了他的科举之路。他具有进步思想,多才多艺,是清代“扬州八怪”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画家,也是“八怪”中最受人注目的一员。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他说以此“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更可贵的是他不拘一格、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取得了为世人公认的艺术成就。

  一、三绝诗书画

  1.诗文直抒胸臆,同情人民疾苦

  郑板桥的诗文清新平易,富有新意。他的诗多反映民间疾苦,这与他独特的经历密切相关。他出生于一个衰落的封建知识家庭,贫穷的家境和艰难拮据的生活,使他对劳动人民有着更多的理解和同情。他借诗言志抒情,反映和服务于现实生活。内容多以社会生活为题材,有反映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逃荒行》“道旁见遗婴,怜拾置担釜,买尽自家儿,反为他人抚。”便是当时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以深沉凝重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极其悲悯的封建社会的流民图;有揭示了统治阶级暴虐残忍的,《私刑恶》“椽吏搏人如豕搏,斩筋抉髓剔毛发……游魂荡漾不得死,婉转回苏天地黑。”是对当时统治者残酷压迫人民的有力的控诉。另外还有抨击封建社会腐败的,《淮县竹枝词》、《金陵怀古十二首》揭露了剥削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憎恨之情;有同情妇女不幸遭遇的,《姑恶》描述了封建阿婆虐待欺凌童养媳的悲惨境遇。

  他主张文学作品应该“歌咏百姓之勤苦,剖析圣贤之精义,描摹英杰之风”。譬如在淮县大灾之年,他画了幅在《风竹图》,其上题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此诗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毫无矫揉造作之势。他继承了古代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表达出自己的愤世嫉俗。借萧竹寄托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表现了他的高尚品格。郑板桥蒙冤罢官时,与某位官员留别时画菊题诗曰:“进又无能退有难,官途聚积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表达了他的无奈,揭示了官场的黑暗。他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题诗曰:“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如此清廉刚正,颇有孤傲倔强之气。

  他的诗都是性情的真实流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借题寓意,以嬉笑怒骂的形式,表达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表达了对人民的疾苦的关怀与同情。

  2.书法“六分半书”,形式别具一格

  其书法打破了常规而别具一格,竭尽夸张变化之能事,以楷、隶为主,糅合篆、草、隶、楷各体,将绘画用笔的高度成就汲取到书法中,,融入兰草笔意,飘逸自然,其用笔方法灵巧多变,撇、捺有时为隶书的波磔,或似兰叶般飘然野逸,或如竹叶般健朗苍劲,横竖点画楷隶相兼、似草似竹,生动野趣;结体多扁形,善夸张,形态各异甚是奇狂。在字体上与众不同,用笔洒脱野趣,结构形偏,偃仰各态,挥洒自然又不失法度;形体转折多用蹲笔,按的较重,气势雄浑,力透纸背;其蹲衄之处,撇在接近收尾之中,然捺则在收笔处,亦数隶书之隼尾波。布局上大小多变,杂而不乱,灵动跳跃;书法劲健清朗,潇洒自如,奇趣横生,成为一种独具一格的笔法。被称为“六分半书”,也成为“板桥体”。在每幅书法作品中,诸如《六分半书苏轼轴》、《六分半书古书评》都运用对立统一的法则,字写得大小长短正斜合宜,方圆肥瘦疏密得体,虚实浓淡干湿结合,穿插有致,千变万化不离其宗,颇似乱石铺街,有着音乐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如《润格》中“纠”字的一竖,用画兰竹之手法,后者一撇超长,龙蛇飞舞,简直就是兰花的叶子。清何绍基言:“板桥字仿山谷,间以兰竹以致,尤为别趣。”郑板桥的书法亦具“狂怪”意趣,牛应之《雨窗消意录》中评到:“郑燮工书画,书增减真隶,别为一格,如秋花依石,野鹤戛烟,自然成趣。时称板桥体,多效之者,然弗能似之。”体现出郑板桥书法艺术独具一格,不仅满足了构图上独特的形式美需要,而且更好的表达了主题,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郑板桥的书法达到了“神将相之,鬼将告之,人将启之,物将发之”的境界。他的“六分半书”,一扫当时书法界的媚气之态,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乾隆时蒋士铨说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被人夸。颓唐偃仰各有态,常人尽笑板桥怪。”杨守敬评到:“板桥行楷,冬心分隶,接不收前人束缚,自辟蹊径然后以后学为师,或堕魔道。”以绘画笔法用于书法,古亦有之,但像板桥这般融会贯通,出神入化者为数不多。郑板桥的书法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又因它别具一格,标新立异,才能在书法界有如此巨大的影响。

  3.尤善兰竹题材,展现高洁情操

  郑板桥善画竹兰石松菊等,尤以清瘦简练,爽利劲拔的兰竹成就最为突出,“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安享之人也。”郑板桥正是以此高尚的情怀作画,来寄托自己高洁、沉静、正直不阿等品格,把传统文人画的意境和技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的画追求“意在笔先”,做到了气韵为主,布局以少胜多,笔法瘦健挺拔,用墨浓淡相宜,干湿结合,宾主得体,显得清趣淡雅,又不失骨力丰厚。他画的兰花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兰之天真烂漫。兰叶极富变化,用笔遒劲,用焦墨挥毫,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画之,笔趣横生,所谓“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具有很强的艺术美感。

  强调造化为师,主张必极工而后能写意,所画之竹既强调有法,又强调无法,即趣在法外。“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因而成画”。在画竹上别具一格,亦称之为“郑家样”。用笔上按照对象的需要,中侧锋兼用之,画竹竿多用中锋,画小叶多用中锋,肥叶多用侧锋。下笔气势逼人,一气呵成,沉着秀趣,天意盎然,得意外之巧也。他追求“盖竹之体,不为俗屈。”郑板桥以竹表现自己刚正不阿,清正高尚的道德情操。《墨竹图》便是他的竹画之一,画面气韵为先,笔墨为主。构图灵活巧妙,竹杆粗细相间,排列顶天立地,竹叶疏密成致。用些许竹叶避免了竹竿的呆板,画面右侧题字弥补了画面的空洞,奇中有险,拙中见巧,使得竹子越发伟岸劲拔,具有清癯雅脱的意趣。映衬自己坚强正直、苍劲豪迈的高洁情操。此画墨色浓淡得体,疏密有致,挺拔有力,似有一股勃勃生机贯穿其间,从中可以体验到他的一生正气和节操,极其傲然。诗书画结合,意趣妙生,追求蓬勃的生命感,彰显一种郁勃的活力,他的竹画中可以听到一种生命的清音,是郑板桥人格、精神、情操的真实展现。

  古人云:“诗言志,书传神,画表意。”郑板桥是有史以来把诗书画结合最好的画家之一。通过饱满的情绪,生动的笔墨,赋之以新的意境。他的字有画意,与画风统一,更与他的诗一样都是真性的流露;兰竹写意本来就须以书法用笔入画,他还在布局上有意将书法题识与画面形象穿插结合,诗文则是点出题意的直接手段,三者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二、结语

  清朱克敬《雨窗消意录》甲部一云:“乾隆时,兴化郑板桥工书画,书……自然成趣。时称“板桥体”,多效者,然弗能似之”。徐悲鸿先生说:“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越的人物之一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城市景观美学:理论架构与发展前景。

  • 下一篇文章:民间美术与文化浅析 刘长斌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浅谈郑板桥诗书画作品的艺术魅力 刘海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浅谈郑板桥诗书画作品的艺术魅力 刘海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阿里古格藏传佛教后宏时期的民间美...
  • ››超文本文学形式美学初探
  • ››中国新兴版画在现代美术史上的突出...
  • ››关于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的探析
  • ››关于平面广告的发展思考
  • ››思想史运动的“85新潮美术”的追忆...
  • ››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艺术生态
  • ››近现代美术语境中的岭南传统画家
  • ››技术决定的艺术生产论
  • ››简论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艺术化思想...
  • ››浅谈郑板桥诗书画作品的艺术魅力 刘...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