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文史哲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 |
|
|||||
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研究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03:48 点击数:[] ![]() |
|||||
《生活小贴士》,还有一些节目善于利用花絮、导播等多种方式进行插播,使整个节目更加灵活,覆盖面也更广,变动的节目结构形式和新闻播出更能够适应儿童活跃跳动的思维特点。 www.qiqi8.com 778论文在线 2.2我国少儿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2.2.1节目量少难以满足巨大受众市场的需要 前面已经分析过我国少儿节目占所有电视台节目总量的3%左右,少儿新闻节目比率就更小,国内少儿节目从的品种和数量上看,多为动画片、游戏比赛、智力测试和器乐演奏、歌唱比赛,真正发挥电视直观视听优势,贴近少儿生活,反映少儿精神面貌、品德修养等方面的新闻、专题电视节目,可谓风貌麟角。由于制作水平的限制和市场利益考虑,我国少儿电视长期缺乏高质量的自制节目源,以最具实力的央视少儿频道为例,动画片播放比例占整个节目的四成以上。“在央视少儿频道每天总时长达18个小时的节目播出中,重播节目时间占了总时长的六成以上。在较早开办的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和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大量重播的动画片也成为其主打节目,甚至在播出的内容中,还有超过两成的妇女和老年人节目,自制儿童节目所占比例很少。而且在播放的动画片里,国外动画片又占据了较大比例”,专业化强、真正贴近少儿生活、提供少儿成长所需信息的节目数量严重不足,我国的少儿新闻节目刚开始创办的时候,不少电视台,把播出时间仅定为5分钟,而且附属于其他娱乐益智栏目,没有独立的栏目特点和专业的制作人员,直到现在,大部分儿童新闻节目也多是10-15分钟,总量依然不足,播出时间段也不适合儿童收视习惯,其后由于制作水平、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不少少儿节目中途夭折,如浙江电视台《少儿新闻》、北京电视台的《小灵通》等多个节目在整体节目改版时被删掉,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总体来看,少儿新闻还没有引起绝大多数媒体的足够重视,节目数量严重偏少,以至于在调查中发现没看过少儿新闻的儿童占62.5%,转而收看成人电视新闻节目的占46.7%,从来没看电视新闻的占19.8%,调查中很多儿童除了知道中央台“新闻袋袋裤”之外,就不知道是否有其他的少儿新闻节目,这些数据虽然只是武汉地区的一个样本,但是足以证明我国少儿电视新闻严重偏少的现状,不少儿童在调查中提的最多的建议就是我国目前少儿新闻节目较少,覆盖面不逛,他们十分喜欢和需要看少儿新闻节目却无法看到,他们期待多开办一些益智类的少儿新闻节目,在广电总局发出各省市开办少儿频道的要求后,希望能在少儿频道中多一些自制的儿童新闻节目,满足我国少儿的信息需求。 2.2.2现有节目存在成人化倾向 据对国内节目和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目前已有的少儿新闻节目存在成人化倾向,“成人化,即用成人的思维模式,成人的眼光和行为方式来主持和制作少儿电视节目”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1)主持成人化 这是少儿新闻节目成人化反映最严重的问题。在调查中,不少少儿表示,少儿新闻节目成人主持缺乏童真童趣,刻板传统的播音模式,虽然穿着小孩子的衣服,扮小孩像,但是说话严肃庄重,是成人风格,动作单调,缺乏肢体语言,有的节目虽然有儿童参与讨论,但是成人主持始终占据主动话语权,缺乏平等交流,以一种灌输说教的方式播新闻、说新闻,还有部分节目提倡完全的儿童主持,但是儿童主持失去了少儿的天性和个性,明显在节目制作之前,台词已经由成人编导们写好再背的,儿童主持变成“机器人”,按照大人的意思,说大人要说的话,做大人喜欢做的样子,在僵硬的笑容和机械背台词的动作里,孩子们真实的声音被扼杀,童真童趣也被禁锢。 (2)节目内容成人化 近几年,少儿电视新闻已经逐渐由以单纯解说国内外大事转变到注重贴近儿童生活的角度,但是在调查中,觉得现在的儿童新闻节目很好看的仅占15.2%,不好看的占20.75%,觉得一般的占40.08%。觉得一般的人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节目教育性太强,缺乏儿童的乐趣。这就直接体现了少儿新闻节目内容的选择中,理性教化性强的内容太多,过分突出了节目的教育功能,儿童思维还很不成熟,也没有成人那样的人生经验和丰富曲折的阅历,要他们让自己的思维脱离自身,升到一定的理性的高度认识事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新闻节目本身以传播为主,只能在传播过程中隐性地让儿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少儿新闻解说、画面如成人一样理性严肃是很难让儿童理解的,节目内容虽然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但是都是些教导激励、提供典型树立榜样的,甚至是长篇大论的儿童会议新闻,很难让儿童感兴趣,“少儿新闻成了学校活动和会议新闻,表面文章越做越多,小记者小主持人沦为话筒架,接受采访的孩子居然也一嘴的官方语言。到最后,所谓的少儿新闻成了仅由少儿配音的有少儿活动画面的成人小儿科,怎么着都让人觉得有些轻飘飘的,既不为成人接受又丝毫引不起孩子们的兴趣” (3)节目制作成人化 少儿新闻节目制作应该与成人节目有很大区别,少儿节目应该贴近儿童审美特点。少儿新闻按照成人新闻的拍摄、剪辑、解说、配音方法,不注重节目包装、音乐、美术、字幕、节奏等因素的儿童化,对少儿审美特点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少儿新闻不能如成人新闻制作那么理性、严肃,节奏明快、解说剪辑故事化、配音适当夸张幽默、配以有趣的情景音乐,字幕标题适当俏皮化才能适应儿童的收视特点和收视兴趣。 3.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对策分析 3.1转变少儿新闻节目传播观念 首先必须把儿童节目制作的传播观念从以传者为中心转移到以受众客观需要为中心。有专家研究指出,受众的需要主要包括求知需要、求美需要、升华需要、宣泄需要和娱乐需要,儿童时期正处在向社会人转化的关键时期,对于儿童来说,求知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需求,除了学校和家庭之外,电视是他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媒体,他们看电视除了娱乐之外,也希望从中获取一些知识。在前面两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儿童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是其他节目所不可完全代替的,他们有很强的求知的需要,对少年儿童而言,新闻就是知识,告诉他们闻所未闻的新知,看了一条新闻就增长了一些新知。在全国各省市开办儿童频道的契机下,我们首先应该根据实际,增加少儿新闻节目的数量,增长少儿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提高少儿新闻节目的质量,以满足四亿少儿观众的信息需求。 其次是要将“教育为主”转向“寓教于乐”。调查问卷中,很多少儿不喜欢看现在的少儿新闻节目的原因是节目的教育性太强,缺乏童真童趣,由于少儿受众的特殊认知特点和注意力集中稳定程度的影响,枯燥单调的“教化”会使他们失去对节目的兴趣,“新闻联播”式的少儿新闻是不符合他们收视兴趣的,少儿新闻应该在新闻诸要素完整保留的条件下“寓教于乐”,选取贴近他们日常生活学习的内容,用灵活多变的栏目设计形式生动有趣的解说方式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他们喜闻乐见的主持播报形式来吸引他们,做到编播有童趣、视听少儿化、亦庄亦谐、活泼有趣,少一些教化味,多一些趣味。少儿电视新闻的寓教于乐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主持播报上,用趣味实例中解说新闻,在主持人动手操作中播报新闻,或与少儿主持、少儿记者讨论中主持新闻等,当少儿对电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自然会产生饱满的收视情绪;在节奏安排上动静结合、松紧有致;在声音、画面的制作上童真童趣等等,都是寓教于乐的好方式。 3.2改进少儿新闻节目制作理念 www.qiqi8.com 778论文在线 3.2.1少儿电视新闻栏目设置 “栏目是按照一定的方针和目的,将某些内容、性质、功能、形态相近的节目纳入定期、定时、定量播出,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