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许多工作都是‘落实难’。” 评论接头指出滥提新口号带来的消极后果:一是变化频繁,随意性强,基层无所适从,难以应付。二是"一个将军一个令",决策失去了稳定性,很难把"一张蓝图绘到底"。三是失信于民。口号变动频繁,花样翻新过滥,也让老百姓觉得领导说话没个准头,最后也就渐渐失去了跟着干的劲头。 评论最后从上海今年不提新口号与中央 “求真务实”的要求联系起来论述—— “今天一个新口号,明天一个新口号,恰恰是不"真"不"实",而是在出虚招、求表面热闹。这是浮躁,是形式主义。 我们提倡创新,但创新绝不等于是不断提新口号。原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讲原则性,就是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一以贯之"地去落实大政方针,实现既定目标;讲创造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解放思想,研究和解决新问题。讲两者统一,就是要在坚持基本路线、坚持正确方向前提下求创新,通过不断创新更好实现发展目标。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领导者没有主意不行,主意太多也不行。‘如果考虑没有成熟,不断有新的主意出来,往往会天下大乱。政治家主意太多是要坏事的’。这段话饱含哲理,今天依然有很强针对性,我们当切记。” 评论发表后受到广泛的好评。南京市委书记批示,认为此文写得好,有针对性,有思想性,可供广大干部参考。他还指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不在长,有魂则行。这个魂就是以真理感召群众的力量。好的时评起的作用,比开一次会议还重要,希望多发表这样的好评论。 这篇评论没有列出改革发展的具体措施,但是,却从上海没有提新口号的报道中揭示了普遍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不仅对南京,对全国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这就是评论的力量,这就是评论中内涵思想的力量。 (五)新闻评论传播知识的有益性 新闻评论以理论以思想凸现它的特性,这是它有别于消息和通讯报道的根本所在。与此同时,在当今信息传播迅猛发展的时代,新闻传播还有责任和义务在自己的工作中传播知识、传播有益的知识。这是时代对新闻评论提出的新要求。 植树造林是中国每年大地回春后的一项“保留节目”。如何把这件事做好,常是新闻评论中的话题。有篇评论在阐述植树造林重要性时,除了讲述道理外,还讲了一个有关“左公柳”的故事:在西北的旷野上行车,有时猛然发现地平线上突兀出那么一大片杨柳,排成一溜,参差错落,昂首挺立,给戈壁沙漠增添一片浓浓的绿荫。这,就是“左公柳”。 清朝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指挥大军赴新疆作战时,在东起潼关,西到新疆,沿途数千里路上,他让土兵们遍植杨柳。至今,在平凉、阿克苏等地,还能看到几个人合抱的柳树。人们为铭记左公光复疆土,屯垦戍边的功绩,便将这些左公手植,更多的是左公部属所植的杨柳称为“左公柳”,并有诗赞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红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接着,作者又介绍了这样一个知识:“有一位科学家曾经用多种公式对古树的价值作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棵生长五十年的老树,一年对人类的贡献相当于十几万美元的价值,其中包括产生的氧气、防止大气污染、防止土壤侵蚀、增加肥力、涵养水分等等。” (2002年 3月 25日《人民日报》) 植树造林,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作者用“左公柳”和科学家作出的结论,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骤增的时代,各种信息、知识扑面而来。这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新闻传媒有责任有义务将一些现代的或过去的,自然的或社会的,人类的或思维的知识信息有选择地传播给大众。特别是在新闻评论中,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这些事实有很多就属于知识的范畴。上面的这篇评论,用了一个过去的故事,一个可能被人们遗忘的故事或一个对很多人来说不曾听过的故事,说明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同时又举了一个现代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说明植树造林的好处。这些知识都是正面的,也是有有益的。 在目前知识骤增的时代,新闻评论在选用知识实例时,一定要慎重,不可将那些已被实践检验是错误的东西误传给大家,也不要将道听途说未经认可的东西论说给大家。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巨大的力量是有方向的。新闻评论一定要选择那些有益于大众,有益于社会,有益于长远的知识作为自己的论据,精心选择,有效使用,同时加强自身的知识修养。这是时代对新闻评论的新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