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 要]媒介是危机治理的重要力量"危机情境下人们的特定心理和对于信息的强烈需要决定了媒介在危机治理中特有的提供有效信息!平息社会恐慌!实现社会动员!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本文通过媒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有效发挥功能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在危机治理中媒体要维护人的价值,要培育社会的灾难承受能力及与政府互动协同治理等作用,这也凸显了公共治理中正在成长的“政府-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危机治理;媒介;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里氏810级大地震至今已造成近7万人罹难,37万余人受伤,500万间房屋倒塌,累计受灾人数4616余万人。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共济时艰,积极参与,迸发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奉献精神,也让人们看到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和成长中的公民社会日渐清晰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意识。我国较为脆弱的危机应急机制得到了锻炼和完善,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其间,媒介功能的有效发挥对抗震救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媒介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使其成为危机治理的重要力量 一个有力的政府和具有强大自组织能力的社会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的时候,总能够在最初的慌乱之后迅速展开有效的救治,确保其对生命强大的救护能力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能力。这一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有赖于完善的危机治理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在面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事件时,如何实现危机的有效控制和化解,避免大的社会震荡,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确保人的价值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凝聚社会力量,恢复社会生产秩序,是衡量危机治理效果的标准。汶川大地震中,党的领导的坚强有力、政府和军队的快速反应、社会和个人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抗震救灾的根本。与此同时,通畅高效的信息传播和及时的沟通协调成为凝聚力量、克服危机的必备条件。由此,媒介的功能及其在抗击地震灾害中的作用迅速凸显出来。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媒介社会。通过媒介实现信息沟通、完善公共治理,是一条现代社会管理的基本路径"媒介在治理中的效用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包括风俗习惯、危机性质、公民的社会结构、占主要地位的道德观念以及政府对媒介的政策等等。这些因素影响着人们对经由媒介披露的事实的态度。此外,媒介本身的权威性!大众化程度!公信力也是影响媒介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现代社会治理中,各国政府或者政党借助媒介力量来影响公众,是一个成本较为低廉并能取得较好效果的过程。1948年,美国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概括了社会传播的三大功能:第一,监测环境,解释那些会对社会及其社会各部分带来影响的威胁和机遇。第二,协调社会关系,使社会的组成部分在对环境做出反应时相互关联。第三,传承社会文化,实现社会遗产的代际传承。后来,有的学者补充了必要的第四项功能,即娱乐功能。 汶川大地震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在短时间内摧毁了现代技术建构的物质基础和当地原有的管理框架,提出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应对灾难的极端任务。我们知道,危机事件的实质,既是非程序化决策问题,也是经由有效的预警机制实现常性社会治理的过程。危机具有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强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影响的广泛性等特点,要求党和政府在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对事件做出关键决策,给出具体明确的因应措施,并动员社会各界有效参与对生命的拯救和灾民的安置,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发展。要发挥上述功能,完备的信息沟通渠道和责任媒介的有效参与是重要前提。由此,政府需要强化与媒介的合作,并对媒介在危机治理中的角色予以明确。 媒介在汶川大地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现出一个强大的党和政府与日趋成熟的社会在面对灾难时清晰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发挥。大地震后,遭受突如其来打击的灾区人民和全国各地的社会群体,心理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和悲痛。此时,人们会比平常更加急切地关注媒介,渴望通过媒介获得关于形势的多方信息。另一方面,危机中人们的情绪需要通过媒介加以纾解和引导"由此,媒介对危机的监测作用和对人们的引导作用得以发挥。此外,媒介在保证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促成并维护社会机制的有效运行、推进信息公开!实现对灾区物资配给的监督、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等方面也负有重要责任。 在多数情况下,媒介社会责任的确定性决定了发挥媒介功能需要考虑社会稳定和危机控制的现实要求。政府对媒介的角色和职责的定位实际上建构了媒介功能发挥的价值取向。在危机治理过程中,各国政府都着力构建危机管理者与媒介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努力使媒介成为传播危机决策、提供对称信息、协调和引导社会参与危机治理的平台。许多国家的媒介实际上也成为政府危机管理主体的组成部分,在危机治理中承担着社会心理抚慰、信息传播、政府形象塑造!社会力量凝聚等责任。 二、 从汶川大地震看媒介在危机治理中的功能 在危机事件管理中实现媒介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强化媒介的以下功能: 1、有效沟通信息,提供事件真相媒介作为信息传递的基本工具,其功能在于把握现代信息传播的规律,准确捕捉、及时梳理和传播信息,引导人们把握真实情况,增强人们的选择能力和参与能力,保障危机治理的成效"要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首先是对所传播事实的客观性认定;其次是危机管理中如何科学维护媒介的传播信度问题,第三是在特大灾害中避免由于新闻大战而加剧社会恐慌和危机蔓延的问题。此外,在面对地震、洪涝、冰雪、瘟疫等灾难时,媒介的第一要务在于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引起全社会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普遍警觉。尽可能提供政府和社会足够作出合理判断的对称信息,并通过积极的报道引导,化危机为转机,克服危 机造成的不利影响。 危机来临时,由于危机不确定性影响已超乎事件本身,一般公众很难对危机做出全面分析,大多都会倾向于将危机控制的主要责任归结到管理部门,要求获得及时、真实、透明的信息反馈。此时媒介需要在第一时间向政府和社会进行事实传播,让群众及时了解事态进程,创造有利于危机处理的环境"这实际上提出我国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的一个基本前提,即经过危机应对训练的权威媒体应该在第一时间发布事件信息"512地震发生之后,中国平面媒介!网络媒介!音像媒介在第一时间开始了对灾区救灾行动的全方位不间断报道"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大部分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全天滚动播出地震灾区抗灾救灾的详细信息"电视台直播和录播节目长达数千小时"据央视-索福瑞统计,仅在5月12日到18日,全国各级电视台即播出1397小时的抗震救灾直播节目,共有10115亿观众观看节目"如此高频度宽覆盖的信息播报,使得最大可能多数的人们清楚知道地震造成的灾害"中国人民在巨大灾难中所表现的坚强品质,党和政府在灾区的高效行动及其所体现的对人民的忠诚通过媒介向世界传递。这一过程极大地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民心,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投入到救灾中,充分阐释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5月13日,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全国捐赠总额即高达12亿元;10万救援人员投入到四川灾区,无数志愿者快速集结"随着政府和社会的有效动员和媒介对灾区报道的逐步深入,全国掀起抗震救灾的捐赠高潮,到了5月20日,捐赠总额迅速达到了139125亿元;5月26日,社会捐献的款物总额达到308176亿元"止于6月6日,全国捐赠总额高达438106亿元;各级政府共投入救灾资金232115亿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募集如此大量的款物,一方面源自于党和政府的坚强有力,另一方面与媒介所提供的充分完备的信息紧密相关。 2、积极引导舆论,保障社会参与 媒介对于危机事件的报道,必然会引发、反映并引导社会舆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