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广告跨文化传播与文化安全      ★★★ 【字体: 】  
广告跨文化传播与文化安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00:55   点击数:[]    

文化都可以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从中吸取营养,并不断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跨文化广告传播给我国文化带来的机遇是:    首先,通过广告传播,应在更大程度上借鉴、吸收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6](p44)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发达国家在中国进行的广告传播,给我们带来了物质文明与先进的理念,并融入我们的本土文化。如万宝路公司曾在中国策划了“万宝路贺岁锣鼓比赛”,鼓手鲜红的装饰和震天的锣鼓,象征着吉祥、幸福,与新春的喜庆气氛相融合,既符合中华民族的特点,易为中国受众所接受,又宣染了万宝路广告中西部牛仔雄壮、野性的阳刚之气。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排斥民族文化的特色,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助于推进文化的全球化。     其次,通过广告传播,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世界成功广告都是通过传播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广告传播的背后总是伴随着本土文化的输出。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应始终把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作为广告传播的主要内容,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使它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因此,在广告艺术表现手法上,要多运用中国特有的诗词、民歌、谚语、书法、国画、戏剧、音乐、建筑等艺术风格,将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让全球消费者不断认同和了解中国文化。我国的许多优秀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我们必须大力借助广告传播,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新产品向外推介。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不少西方有识之士洞悉了中华文化的优异之处,提出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这能否成为现实,有待历史发展来证明,但“申博”、“申奥”的成功已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第三、以积极的态度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的产业化是发达国家文化扩张的重要政策,是占领世界文化市场的重要产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给落后国家的文化产业施加了压力,其中广告传播是文化产业化的突出表现,我们已经感到发达国家文化输出的压力。这种外在的压力必然会形成内在的改革文化管理体制的动力,使我国的文化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按照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大力加强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主导声音,并输出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念。只有主动出击,才能热切参与民族文化安全的保护,也才能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 四、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文化安全对策     大规模的广告传播给全球文化带来了日益频繁的融合,其中积极的和负面的因素同时存在。广告传播给国家文化安全造成的威胁,是在于“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个性”。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对于西方广告文化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如企业竞争观念、公平意识及效益原则等应予接受,而对于其中的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商品拜物教及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等必须加以鉴别。我们要以自己的优秀文化为后盾,采取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保护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采取的相应对策应当是: 1、  立足传统文化,保持鲜明特色。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中凝集沉淀下来的最为可贵的东西。尤其是作为有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在其传统文化里出现了大量具有表现顽强不屈、奋勇进取的文化现象,如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等;表现光明正大而富于仁者情怀的“厚德载物”等;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尊老爱幼”等。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传统并不是包袱,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对待与利用。我们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应弘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如孔府家酒广告中的“叫人想家”、人伦亲情、血缘文化,红豆衬衫的“红豆诗”等。可以说,传统文化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广告人要善加利用。跨文化广告传播要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兼容外来文化之精粹,在各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汇、融合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当然,我们要舍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才能有效地实现广告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2、  坚持文化创新,不断有所发展。 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对于民族文化最有效的保护就是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最有效的继承就是与母体血肉相连地不断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才有生命力。[7](p3)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著名的“海尔文化”就是融合东西方文化于一身,在继承中创新,在引进中消化,最终根植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用海尔总裁的话说,就是“海尔文化=日本文化(团队意识+吃苦精神)+美国文化(个人主义+创新精神)+中国传统+中国文化的精华。” 2001年2月8日,中国广东移动通信“沟通从心开始(牵手篇)”荣获第30届莫比广告节影视类第一名。该节是全球最具权威的三大广告节之一,实现了中国广告在此节广告评比中的“零的突破”。在作品中,选择“牵手”来用为表达理念的符号,而载体是儿童。因儿童是纯洁、真诚的标志,儿童是未来的希望:“一种来自中国的声音,引发全球的回应,在童声合唱《欢乐颂》旋律的伴奏下,来自美国、法国、印度、马尔代夫,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突破心灵屏障穿越地域的界限,奔聚在一起,手牵着手连成一体……”。广告对“以心沟通”的企业理念进行了出色的诠释,其团结友爱的诉求点正好是站在人性的高度。这种对和平、团结的追求,对儿童的关爱之情是世界各国人民所共有的,也与我们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相一致。 3、  克服思维定势,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 在文化市场中,发展中国家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打出去”,不仅要大力出口一般商品,更要积极出口文化商品。要在广告传播中融入独特的中华文化,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仅能避免广告淹没在信息洪流中,还能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大放异彩。当然,民族特色应选择各国受众容易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海尔集团1997年曾试图以“海尔:中国造”的核心广告语来塑造其全球化品牌形象,却忽略了这一广告语其实包含了一种民族情绪,仿佛是要为中国人争气,是一种典型的弱民族心态。事实证明,这一广告语成效甚微,海尔不得不回到“真诚到永远”的广告口号上。同样,像“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之类的广告语也暗含了民族排外情绪,对产品和品牌的国际化十分不利。国际品牌可口可乐在中国有“泥娃娃阿福”的系列贺岁广告,丰田有“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样妙用中国谚语的广告语,都深深打动中国消费者的心。因此,在国际广告传播中,我们要增强自己的跨文化传播能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人们的品位和偏好都在趋向统一化,由于任何地方的人群都因为相同的原因而需要相同的产品,因而企业可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标准化的主题统一广告宣传,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8](P165) 4、  理智地对待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道,世界文学的形成是资产阶级对世界市场的开拓所带来的文化结果的表现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思指出了这种文化格局出现的历史必然性:“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百家讲坛》成功背后的隐忧

  • 下一篇文章:中国传媒产业政策的解读与未来转型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广告跨文化传播与文化安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广告跨文化传播与文化安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广告跨文化传播与文化安全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