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都市报:中国报业最有意义的改革      ★★★ 【字体: 】  
都市报:中国报业最有意义的改革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57:43   点击数:[]    

理。都市报确立了市场化定位后,建立一套区别于传统报纸管理模式的市场化管理模式。从人事制度、发行制度道广告经营,建立和完善了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都体现了市场化原则。[16] 都市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都市报是走进家庭的报纸, 是最具社会性的报纸。从这一点上说,也是与国际上报业普遍特征最相近的报纸品种,无疑是极具生命活力的报纸。但它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也不是没有阻力的,比如有的人声称“不能对都市报评价太高”,这种人是怕都市报挤占了机关报的市场。其实,都市报的崛起是最近四五年的事,而机关报订阅数的下降早在八、九十年代之交就已经非常显著,这一是因为机关报本来就是适应干部看的指导各项工作的报纸,不可能广泛走进家庭,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出版物增长迅速,读者可选择的范围扩大很多,必然导致机关报订阅量减少。 与发达国家走进家庭的日报相比,都市报还得有一个提高的过程。比如,都市报的新闻虽然多,但大量的只是市民生活、衣食住行中的新闻,硬新闻特别是政治、经济中重要题材的硬新闻还不多;舆论监督现在虽然呈增多趋势,但主要是在低层次上进行。用席文举的话说,“批评报道的主要特点是‘打苍蝇,抓生活’”,《华西都市报》还制定了批评报道的原则:“批评要留有余地,批评的事件或对象宁小勿大,级别不要整大,范围不要扩大,性质不要夸大。”[17]“批评报道的内容主要是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不良倾向……如菜霸、偷自行车、反暴利、打假、新楼垮塌、三陪小姐、孩子拐卖等等”[18]。高层次的舆论监督还很少。自己发现线索,跟踪追击,揭露贪污、受贿等腐败分子的报道尤其少见。 都市报还有值得注意克服的倾向。如反映市民呼声和公众要求而往往事无巨细有闻必录,流于生活琐事。也有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哗众取宠,对犯罪和一些社会粗俗心态的纪实化描述。虽然还不能说中国都市报已有西方商业主义报纸热衷于暴力、色情的倾向,但是在越来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一些都市报过多地发表媚俗、庸俗、猎奇的社会新闻,以追求“卖点”。在新闻大战中,转载转摘多,缺乏独家新闻,少鲜明个性。专版专刊中的雷同趋势也较明显,人家的好栏目、好策划一炮打响,马上一拥而上去“克隆”。“克隆术”的盛行必然扼杀创新精神。所有这些问题,要靠道德自律以及必要的法制约束来解决。 都市报应该走大报路线,而且完全可以走大报路线。这里讲的“大报”不是要办得像机关报那样的大版式的报纸,而是说,要成为大气的报纸,而不是小气的报纸。要体现大报品格,就意味着都市报要比过去多推出一些重大主题的报道,如重要的政治经济新闻的报道。这样的新闻不是指一般的会议新闻、领导人的活动新闻,也不是一般的经济活动的新闻,而是指那些称得上重大的政经新闻,或者在政治、经济改革中有重要意义的新闻,哪怕它们不是在本省发生的。不过这些新闻的报道的角度和报道的风格应该是都市报的。不报大事的报纸,永远是小报。近年来我国渐渐跨入了政治改革的时代,在政治改革、执政文明中在各地都有许多创造,如基层干部选举、副厅级干部直推直选、官员问责制等等。对于这些东西都市报都要报道,如果把这些放弃了,以为只是机关报的事,那就是自贬为小报。 大报风格还体现在敢于进行舆论监督上。过去有位都市报的老总,说他们的报纸“只打苍蝇不打老虎”,更有报纸连苍蝇也很少打。这些是自贬为小报的表现。这些做法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近些年来,许多报纸不是完全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进行了一些报道,这是报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满足人们对信息需求所采取的措施,也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现在对外地发生的矿难等重大事故,去进行采访报道是常有的事,还有报纸对外地的违纪、腐败事件进行披露的。 中国的都市报仍处在改革和发展之中。如果说,中国将来会出现世界级的大报,很可能是从这些都市报中脱颖而出,但这必须通过政治、经济改革,为它们创造更好的外部生态环境才得以实现。 注释: [1][2][3] 分别见孙旭培《当代中国新闻改革》第1,第5,第11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4] 陈崇山、弭秀玲《中国传播效果透视》,沈阳出版社,1989 [5] 李良荣、林晖《试析双重压力下党报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复旦大学报<社科版>》第3期 [6] 陈力丹《“都市报现象”的出现是报业发展的一种必然》,《都市报现象研究》15页,新华出版社,1998 [7] 韩炜林《新闻传播功能的历史性回归》《楚天都市新闻论集》,新华出版社,1999 [8] 刘建明《从华西都市报看都市报的媒体定位》,都市报现象研究》,新华出版社,1998 [9] 桂俊松硕士论文《论都市报崛起及其对中国报业的影响》,打印本,2000 [10] 同上 [11] 蔡华东《楚天都市报连续报道实析》,《极目楚天舒》,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12] 杨卫平《都市报与市民定位》,《极目楚天舒—楚天都市报创刊周年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13] 杨卫平《都市报与市民定位》,《极目楚天舒—楚天都市报创刊周年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14] 桂俊松《论都市报崛起极其对中国报业的影响》,打印本,2000 [15] 李炳庠、贾永华《我的市场在你脚下》,《新闻战线》1999年第2期 [16] 孙旭培《当代中国新闻改革》第222-223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17] 肖云、蓝轲《开创报业产业新时代》中华新闻报2000年8月21日 [18] 席文举《华西都市报对中国报纸走向市场的探索》打印稿,1999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公共利益原则与传播文明-对“黄金高事件”该不该报道的探讨

  • 下一篇文章:新闻媒体与“决策气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都市报:中国报业最有意义的改革”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都市报:中国报业最有意义的改革”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都市报:中国报业最有意义的改革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