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从新闻客观性看中美两国报纸如何报道对方国家      ★★★ 【字体: 】  
从新闻客观性看中美两国报纸如何报道对方国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56:43   点击数:[]    

角度来说,它是指媒体对受众的一种长期的、有时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或效果。整体客观性所反映的形象可以是事件的客观,公正的形象反映。但由于报纸等媒体的影响,也可能是被扭曲的、偏面的形象反映。关键取处于其与事件客观性的关系: 首先,整体客观性与事件客观性两者有关密切的关联,两者相辅相成。整体客观性是以事件客观性为基础的。如果事件客观性所反映的正、负面和中性报道的比例相对比较均衡,那么整体客观性所反映的事件也是一个全面、准确,公正的。当然,即便有正确的正负中报道比例,如果没有足够的新闻流量,也会影响对整体形象的准确了解(徐小鸽,p292)。反之,如果事件客观性所反映的正、负面和中性报道比例严重失调,持继的时间很长,且保证有足够的新闻流量,那么整体客观性也可能随之产生与事实不符的、被扭曲的总体形象。 其次,整体客观性对事件客观性又具有较大的反作用。如果整体客观性在事件客观性基础上形成了某中固定的形象或模式,那么以后便会用这种形象或模式来选择和取余与之吻合的事件客观性。假如整体客观性所形成的形象是客观、全面、公正的,那么它所选择的事件客观存在也是客观、全面、公正和真实的。反之,整体客观性所形成的形象是不客观、全面、公正和真实的, 一旦形成一种气氛后,就会排斥那些即使是客观,全面、公正的事实。这时就会出现是非颠倒,形象扭曲的或被夸大或被故意忽略的局面。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整体客观性的客观和全面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在新闻实践中,由于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差异,真实的整体形象与媒体所描绘的形象总是有一定的差距,不可能一模一样,只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新闻的客观性,以某种程度上,不可能是纯客观,只是其客观的程度和角度不同而已。 五、 如何看待中美两国报纸的报道手法 从目前中美两国报纸报道对方国家的现状看,我国报纸采用的手法是以正面报道为主。这与我国的“发展新闻学”运作模式有关(徐小鸽,p309)。我国报纸是党和国家的喉舌。由于中国政府主观上支持和平事业,要发展与美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纸给读者提供的通常是比较客观的美国报道(徐小鸽,p309),强调了上文中所提到的事件客观性中的正面报道。 虽然中美关系发生变化时,也会出现一些曝光美国的阴暗面报道,但自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国在中国报纸上的总体形象(即整体客观性)是正面的、积极的,和真实的。 对当今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美国是一个发达、富裕和较宽松、自由的国家(Liu, pp121-122)。这从目前大批中国学生涌向美国留学,中美学术交流频繁可以得到佐证。 正是因为中国报纸中有关美国的整体客观性是正面,积极的,这也直接影响其事件客观性。假如现在我国某份报纸,想突出美国阴暗面,突出负面报道,笔者认为美国的总体形象恐怕改变不会太大。当然有可能会使读者更为现实地看待美国。 相反,以往许多研究表明,美国报纸报道中国的时候,虽然多数也是客观报道(周胜林, 1999, p34),但其所报道的内容一直以来往往都偏向于负面报道,或者多数是负面报道。许多西方学者也公开指出这一点,并认为这样对中美的交流非常不利(亚当斯,pp17-21)。 随着事件客观性不断强调负面、揭露和耸人听闻的报道,而且几乎所有有关中国的报道都是如此,这样当新闻流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势必会影响其整体客观性。因此,美国报纸所塑造的中国形象也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和被扭曲的,与事实不相符合。 难怪许多美国友人初次到中国来参观访问后,总是惊讶不已。他们惊叹中国文化的博大,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有许多与美国不同的地方,但他们看到的却是一个蓬勃发展,充满自信和生机勃勃的国家。这些与许多美国人从美国报纸得到的有关中国的形象(人权问题、独裁)显然是大相径庭的。 在美国报纸对中国形象形成一种被扭曲的整体客观性后,它便反过去影响其事件客观性,也就出现本文第二部分所列的看似僵化的报道方式:简单化,偏面、妄加评论,模糊新闻来源和双重标准。这些方式多数是客观报道,但它们塑造的却是一个负面总体形象:即中国是一个独裁国家,没有民主、只有人权问题,暴力甚至侵略。 就这一负面报道的问题,笔者曾经与一位《纽约时报》的驻中国记者探讨过。这位记者的回答是他别无选择。作为职业记者,他也想进行全面报道。然而即使他想进行全面,客观的报道,他的编辑也会枪毙那些不符合他们报纸标准的文章。最后,这位记者坦言他来中国之前刚买了一幢漂亮的房子,现在很需要这份高薪工作来还银行贷款。所以有时即使违背他的职业原则,他也只好听从总部的指令。 六、 客观性与国家形象 本文所指的国家形象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徐小鸽, p291,)。从上面对事件客观性/整体客观性和中美两国报纸的对对方国家的不同报道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事件客观性与国家的总体形象并无十分紧密切的联系。而整体客观性则与国家形象有关紧密的联系。 国家形象在国际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确定各国政府、组织和人民如何交往,而且也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外交、军事政策。它可以促交流,也可以引起误解和国际冲突,并且还会影响世界的稳定和生存(徐小鸽,p292)。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对新闻客观性的认知,已不再是纯学术的问题。更好地研究探讨新闻报道客观性,认识有关新闻客观性的两个概念:事件客观性和整体客观性,将有助于我国更好地进行对外传播,为我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当然,新闻报道中的国家形象在不同的文化、政治和不同意识形态中很容易被歪曲,一般不可能做到绝对客观,公正。这是因为某一文化中的报纸在报道其他文化/国家时,总是从自身的理解,和文化的角度,去审视对方,报道对方。而这一审视、报道过程中,很容易由于本身文化的因素,而不能对对方的文化塑造一个客观、公正、全面的形象。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真正形象在另一文化中塑造的形象不可能一模一样,而是一个永远接近的过程。 再看中美报纸对对方国家的报道手法,其风格截然不同,所以,其塑造形象的差异也是情理之中的。问题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来正确认识这一点,以有效地进行对外传播,增进各国的了解。这将是一个值得研讨的新题目。 参考书目 1. 徐小鸽,1996,新闻传播原理与研究,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Liu Liqun, (1991),"The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Present-Day China," Beyond the Cold War: Soviet and American Media Images, ed . Everette E. Dennis, George Beyond and Yassen N. Zassoursky com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 3. Su Shangming, "Changing 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s reflect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1972-1985"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Hawaii, 1991) 4. 李希光,1999/6/23,妖魔化-----美国主流媒体的主旋律,中华读书报/四版。 5. 陈德智,1999,没有硝烟的轰炸-试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对北约轰炸中国 驻南使馆的报道, 国际新闻界,(4期/总91期). 6. 大卫·亚当斯,1998年,改进大洋两岸的中美新闻报道,国际新闻界,4期。 7. 郑保卫,1990,新闻学导论,1990年12月,北京:(新华出版社)。 8. 孙少晶,1999,新闻倾向性,一个尚需澄清的概念,新闻大学,夏。 9. 周胜林,1999/03,论客观报道,新闻记者。 10. 刘建明,1991,客观新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张 威,1999,中西比较,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国际新闻界,(1期/总88期).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西洋影戏的本土化改造

  • 下一篇文章:从角落到头版:1985-2003人民日报艾滋报道的框架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从新闻客观性看中美两国报纸如何报道对方国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从新闻客观性看中美两国报纸如何报道对方国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从新闻客观性看中美两国报纸如何报...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