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试论我国国际新闻教育模式      ★★★ 【字体: 】  
试论我国国际新闻教育模式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56:06   点击数:[]    

闻教育模式符合了我国人才需求的国际化趋势。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需要不仅懂得英语,还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要求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如上文所述,国际新闻教育不以内容为限,广泛涉及经济、金融、财会、教育、科技、文艺等各方面,因而使得学员有机会接触各个知识领域,这就为他们从事这些领域的报道,甚至转入这些领域工作提供了客观条件,再加上他们的英语优势,便很快能与国际惯例接轨。 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教育对充实我国国际报道的新闻队伍起到了很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主要英文媒体,如新华社的国际报道部门、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CCTV-9和国际台以及上海等地的一些地方英文媒体中,多数记者(包括驻外记者)、编辑都是国际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有的还走上领导岗位,全面主持工作。例如刚创刊一年的《上海日报》,其70%以上的记者都是国际新闻专业的学员(张慈云,2000/07/20)。 五. 面临的问题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经过17年的发展,在总体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面临的问题也相当多。 上文提到,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英语学习+新闻学。但这一特色是把双刃剑。国际新闻新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亦源于此。国际新闻教育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该模式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方法论上的矛盾。英语学习和新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思维方式完全不同,或者说,各有侧重。英语学习需要死记硬背,要大量的时间去记忆;而新闻学需要有敏捷的思维方式和广泛的兴趣,要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 第二,课程内容安排不尽合理。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要求学员既要学好英语,又要学好新闻。这在初期的六年制双学位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目前我国有国际新闻专业的院校都实行了四年制。在与别的专业同样的四年中,既要使英语达到英语专业的水平,同时新闻知识还要达到普通的新闻系学生的水准。这就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整天疲于修课,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往往只顾得上一头。常常是加强了英语语言的学习(因为需要花较多的时间)而忽视了新闻专业,甚至是中文母语的学习。即便学生很努力,也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英语与新闻学之争不仅反映在学生总体的方法论和学习内容上,也反映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由于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国际新闻教育一般由三种类型的教师组成:一类是只教授中文新闻课程(包括技能课,如摄影、摄像等);一类只教英文基础课;还有一类就是用英文教授新闻类课程。 在我国,由于新闻与英语分属两个学科,教师在职称评定时便遇到了矛盾:到底是评新闻学还是评英语职称?尽管原则上新闻系的教师应评新闻系职称,但如果学术成果与学科系列不相符合,实际操作就非常困难。事实上,这一矛盾已成为上面前两类教师的学术障碍,也因此成为影响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之一(郭可,1998)。 第四.尽管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懂英文,又要懂新闻学,教师待遇却没有明显提高。因此教师队伍流失严重。高质量的教师匮乏,教学投入不够,且教师在外面兼职较普遍,再加上学生不断扩招,教学效果逐年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着国际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由于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教师忙于在外兼职维持生计,极大地减弱了其理论研究能力。国际新闻教育的理论体也因此还未建立起来。所以国际新闻教育要进一步发展还缺乏一种原动力和基石。 事实上,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国际新闻教育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 (1)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较差,书生气十足,或者是心雄手拙:“大事干不来,小事不肯做”。(此话由毕业生说是:“大事不让干,小事不想干”。)(慕滔, 1988, p21)。 (2)学员(包括有些教师)在学习中只重视内容的完整性,忽视方法的掌握及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另外,使用的教材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师上课满堂灌等,在客观上都使得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个政府应急措施而出现,缺乏长远规划。 (2)国际新闻教育作为培养国际报道记者的模式,较多重视实践操作而轻视理论建设。同时,由于思路落后和体制问题,与新闻媒体的实践没有紧密联系。再者,从事国际报道的新闻媒体往往广告收入较少,甚至没有,他们也难以与国际新闻的教学单位联合,进行合作教育。这就造成了国际新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3)由于缺乏理论基石,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始终未能在教学设计、管理和人事体制上理顺新闻与英语两个学科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反,两者的互通性和兼容性均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 六. 几点建议 尽管作为三级学科,“国际新闻教育”已归入“新闻学”,国际新闻教育的特色不仅十分明显,而且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认为,国际新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改革(增加投入和理顺体制在此不列入讨论范围): 首先,应明确把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种模式提出来。国际新闻教育的总体思路还是相当可取的,问题在于实际操作。首先明确英语学习与新闻学的关系,确定二者在国际新闻教育中同等重要的作用:但英语是工具性的,不是最终的目标,新闻学是国际新闻教育的重点,也是学员和教师应该注重的方向。从实际操作上来说,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的确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英语要扎实学习,专业不仅要跟上,而且还是今后继续学习的方向。 其次,国际新闻教育的改革重点应是教学方法的革新。应该充分认识到,一名优秀的国际新闻工作者绝非是教育殿堂所能够造就的。新闻教育的重点就在于让教育对象明确地知道自身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而不是无视或惧怕这种距离(慕滔, 1988, p22),换言之,国际新闻教育应该启发学生去掌握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仅满足于传授一般的知识。教师欲教好,学生欲学好,功夫当在新闻和英语之外,或者应在如何使新闻和英语有机地结合起来。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模式,它所确定的只是一个框架,内容则是多维的,与其他学科有紧密联系的(慕滔, 1988, p52)。 再者,国际新闻教育应分设相应的专业。可开设新闻学、广告学、广电学、公关学和网络等专业,使得课程体系更趋合理化,减轻学生负担,使它们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学习相应专业,以利于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单承芳(1995冬)我国新闻教育专门化的强劲趋势,新闻大学。 2. 慕滔 (1988春)我国新闻教育模式面临挑战, 新闻大学。 3. 李晓樱 (1998)中国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态势与走向,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4. 张慈云,《上海日报》总编,2000年7月20日采访。 5. 张斌,上海证券交易所分析员,1999年7月10日采访。 6. 郭可 (1998) 浅析我国国际新闻教育的发展和特点,1998年南京全国新闻学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交流论文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大陆报纸如何塑造台湾形象-从《参考消息》、《新民晚报》五年新闻报道方式说起

  • 下一篇文章:English-Language Media in ChinaDevelopment and Language Style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试论我国国际新闻教育模式”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试论我国国际新闻教育模式”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试论我国犬类宠物种质资源的现状与...
  • ››试论我国利率市场化方向与途径
  • ››试论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实现
  • ››试论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中的权力分配...
  • ››试论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
  • ››试论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
  • ››试论我国社会审计权利与义务不平衡...
  •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财务报告
  • ››试论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 ››试论我国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