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美国新自由主义和FCC新规定之争      ★★★ 【字体: 】  
美国新自由主义和FCC新规定之争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55:32   点击数:[]    

重新瓜分,这一过程中哪些公司经济利益受损、哪些公司的经济利益会扩张,这才是美国各类传媒公司业主关心的焦点所在)。而从思想、理念的方面来看,透过FCC通过新规定及围绕这一事件的斗争,我们不难看出在美国宣扬自由市场经济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及经济政策的对其传媒业的社会管理决策的影响,也不难看出尽管一些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如崇尚竞争、相信市场逻辑、崇尚观点的自由市场和传媒多样化等在美国根深蒂固,但其相互之间及其同另一些基本价值观如强调公共利益至上等之间并非没有冲突之处,而对待市场逻辑VS.公众利益、效率VS.社会公平问题,不同的强调点之间的交锋在此次有关FCC新规定的分歧中可说清楚可见。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抬头及逐渐呈现占主导地位的趋势,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社会思潮近期变迁中重要现象。美国传播学者、《数字资本主义》的作者丹·席勒指出(Dan Schiller),“应该让市场自己遵循其自然的逻辑”的学说在20年代80年代重新被奉为美国国内的正统理论,进入90年代后又在全世界受到重视。⑤ 这段时间以来,新自由主义的理念渗透到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中,其中包括电讯和传媒业发展政策。当今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强调市场逻辑、反对国家干预方面,可以说是向传统自由主义的回归。美国电讯和传媒领域的所谓的放松管制管制(deregulation)就是新自由主义的思想背景和经济政策背景在传播领域的放映。FCC此次通过放松传媒所有权限定的新规定,只是该领域中一连串放松管制事件中最新近的一则。 根据丹·席勒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即通过一系列程序对电子计算机业/电脑业和电讯业的界限一再进行重新划定,将蓬勃发展的网络业中越来越多的部分划到放松控制的电脑业一边。⑥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主张把政府的控制管理降到最低程度、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原理的作用的思想,在美国电讯和传媒业决策中逐渐占据优势,更是使有关决策出现放松管制的特点。1980年,在《有关计算机的第二次调查》中,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决定,作为美国电讯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受政府管理的电讯公司也可以成立分公司,不受制于现有管制措施。虽然最初这一措施只是作为有选择的例外对某些公司适用,但很快就被推而广之。⑦ 1982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修改了广播电视台买卖事项的规则。此前的原有规则规定广播和电视台在取得许可后3年以内不得买卖,而新的规则取消了这一禁止买卖年限,规定只要获得联邦通讯委员会的批准,任何时候都可以买卖。1985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将一家公司在全国可以拥有的广播台、电视台的数量上限,由7家提高到12家。1992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又放宽了对一家公司在同一城市所能拥有的广播台数量的限制。⑧ 1996年,美国通过了《1996年电讯法》,该法案对《1934年电讯法》作了大幅度修改,明显地显示了进一步放松管制的特点。修改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放松了对不同种类的电讯和媒体公司相互进入业务领域的限制,允许不同的媒体市场的相互渗透。大幅度放宽广播电视公司在广播台电视台拥有数量方面的限制,是该法律对以往电讯法修改的又一重要方面。这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撤销对一家公司在全美所能拥有的广播台数的上限;将一家公司在全美的电视受众覆盖率上限从原有的25%提高到35%;大幅度放宽一家公司在同一城市所能拥有的广播台数的限制。……⑨ 2001年,美国政府放宽了针对美国四家主要的电视网络(即ABC,CBS,NBC和Fox公司)的有关规定:原先1946年通过的《二元电视网络规定》(Dual Television Network Rule)禁止这四家主要的电视网络之间的兼并,2001年放宽规定后,允许它们同较新的电视网络如WB公司和UPN公司联合。 此次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通过的大幅度放松传媒所有权管制的新规定就指导思想上来说,同上述这些电讯业、传媒业放松管制的举措是一脉相承的,都反映了新自由主义思潮对美国电讯业、传媒业发展决策的影响。而围绕此次FCC新规定的论辩、斗争,则体现了在对待市场逻辑VS.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效率VS.公平问题上,不同的强调点带来激烈的交锋,这种交锋涉及到自由主义的市场竞争、观点的自由市场等美国人根深蒂固的基本理念,但并不挑战这些基本理念。 赞同FCC放松传媒所有权管制新规定的人士和群体提出的理由,大致可以归结为:(1)由于信息传播科技的迅速发展,电视频道已增至几百个,加上网络传播等新兴传播方式的发展,新闻渠道大量增多,过去对传媒所有权的限制规定已经过时,不符合传媒市场的当前现实;(2)放松管制有利于传媒公司提高运作效率、改进其新闻内容和提高其服务质量;(3)放松管制可以使广播电视业主在争夺受众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捆住手脚。可以看出,他们的着眼点在于重视市场逻辑和强调传媒运作效率。抨击FCC的新规定的人士和群体,则纷纷提出反对少数传媒巨头垄断观点的市场,防止观点的多样化消失,FCC在制定传媒所有权规定中的使命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等作为理由。例如,南加州大学向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提交的意见书指出,对联邦通讯委员会管理媒介的授权来自“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赋予公众的权利而不是传媒业主的权利”;保护公众的这些权利的需要允许该委员会限制传媒业界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企求所有权集中的惯常追求。又如,美国报纸同人公会的意见书指出,“媒介业主声称放松所有权规定将使他们得以实现‘协同作用产生的增效’,但是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责任是保护和增强传媒多样化、竞争和地方特性,而不是效率。”⑩ 针对赞同FCC新规定者提出的一个观点,即新闻渠道大量增多使过去为防止少数传媒业主垄断传媒市场而制定的限制规定过时,新规定的反对者还指出大多数重要的新闻网站均为大型媒介公司拥有,其新闻内容与这些公司的广电节目或印刷版的新闻内容趋同。也就是说,新闻渠道的增多并未使传媒垄断的危险减少。透过反对FCC新规定者所使用的关键词,不难发现其强调点是公众利益而不是市场逻辑或效率。 在自由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新自由主义思潮又在近期盛行的美国,信奉市场逻辑、崇尚效益是不足为怪的。但与此同时,崇尚传媒和观点的多样化同样是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以此为着眼点可能导致与前者截然不同的观点。此次围绕FCC放松传媒所有权管制的规定的分歧就反映出这一点。 对于传媒业发展来说,市场逻辑确实可以起到通过竞争提高效率的作用。但是,市场逻辑本身孕育着走向妨碍竞争的反面的危机——完全放任自流的市场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兼并和垄断,从而导致多样化和竞争的削弱,并且难以全面充当保障公平、保护公众利益的角色。而处理好市场逻辑同保护公众利益的社会责任、效益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社会决策中永恒的难点。随着FCC放松传媒所有权管制的方案的出台,美国的传媒管理社会决策正在经历这一难点带来的挑战。 注: ① Hickey, Neil. (2003) Power Shift. In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No. 2, 2003. ② Hickey, Neil. (2003) Power Shift. In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No. 2, 2003. ③ . ④ ⑤ Schiller, Dan. (2000 MIT Press Paperback Edition). Digital Capitalism. (p. 1.)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⑥ 【美】丹·席勒著《数字资本主义》,(中译本,杨立本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⑦ Schiller, Dan. (2000). Digital Capitalism. (p. 6.)(First MIT Press paperback edition.)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⑧ 郭庆光《21世纪美国广播电视事业新构图——“1996年电信法”的意义与问题》,《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六期,第5-8页和第18页。 ⑨ 郭庆光《21世纪美国广播电视事业新构图——“1996年电信法”的意义与问题》,《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六期,第5-8页和第18页。 ⑩ Hickey, Neil. (2003) Power Shift. In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No. 2, 2003.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网络时代中华文化的发展策略探析

  • 下一篇文章: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特点和动力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美国新自由主义和FCC新规定之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美国新自由主义和FCC新规定之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美国新自由主义和FCC新规定之争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