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国家的海外华人都成立了“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包括欧洲促统会、全英华人促统会、法国促统会、匈牙利促统会、罗马尼亚促统会、瑞士促统会、澳洲促统会等。2000年8月26日,“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在德国柏林召开。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的华侨华人代表、中国内地和台港澳地区的代表60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一份共同声明,内容是坚决反对台湾分裂势力,要求外国停止对台军售等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呼吁台湾当局承认一中原则,真正拿出诚意,开始两岸对话与和谈,开放两岸直接三通,撤销一切阻碍两岸经贸交流的障碍,并呼吁全球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促进中国的和平统一努力奋斗,以求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③由此可见,在海外,反独促统已经是华侨华人共同的心愿。在这方面,海外华文传媒的舞台和空间是非常大的。在目前两岸关系暂无重大进展的情况下,它可以利用自己现有的优势和条件,形成、统一舆论并强化舆论,以这方面的实际工作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进程。 第三,海外华文传媒在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对外政策上引导得当,这一作用必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是我国政府对外宣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内对外的传播是远距离的传播,我们对受传者的文化背景、心理状态、兴趣、爱好以及他们对媒体信息的认知程度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我们的对外传播内容常常是“不切实际”的。 海外华文传媒则有助于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首先,海外华文传媒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中国传媒的延伸,又是所在国传媒体系的一部分;它不仅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华人聚居地,也存在于华人所在国的大众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近距离的传播。其次,海外华文传媒是应华人沟通信息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原本就有两大功能:一是向华侨、华人提供所在国各方面的信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二是向华侨、华人提供有关中国的信息,帮助他们维系与祖国的感情联系。而将这两种功能放大并以中国的视角观之,恰好就是“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此外,海外华文传媒的创办者(或编辑者)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们来自中国,又植根于当地社会,因而既了解中国又了解世界(各所在国)。因为他们了解世界,具备所在国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因而对世界的描述更接近客观真实;因为他们了解中国,对中国方方面面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又了解所在国受众的心理特征及需求,因而他们对中国的推介和描述也更加符合实际,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让中国了解世界”方面,海外华文传媒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渠道,新移民传媒尤其如此。新移民传媒出现之前,国内获取国外信息(通过媒体)无非是两个渠道:一是各个国家本地文的报纸,二是港台移民在海外创办的报纸。前者不但有语言上的障碍,还有思维方式上的差别;后者虽然语言相同,思维方式相近,但因为有着不同的政治背景且与大陆长期隔绝,所提供的信息也缺乏决策参考价值。新移民报刊则不然。它的创办者与国内(中国大陆)有着相同的理念和视角,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评价带有更多的中国特色。正因为如此,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不但更直接、更真切,也更加具有决策参考价值。一些有大陆新移民参与或主办的海外华文报刊的网络版在大陆地区广受欢迎,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在“让世界了解中国方面”海外华文传媒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首先,华文报刊的读者群不仅限于华侨、华人,也逐渐扩大到一部分当地人士。例如在美国、日本、德国等与中国文化交流、经贸关系较为频繁、密切的国家,学习华语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形成了一个新的华文读者群。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有些华文报刊因势利导,开辟专版、专栏,通过教汉语的形式向学习者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国信息。华文报刊的双语版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方面”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据悉世界上约有几十家华文报刊办起了英语版,还有少量的中文和马来文、中文和日文的双语版报刊。美国的一家华文报纸认为,这种双语版报纸很有意义,它对只懂英文,不懂中文,希望了解华人圈子的事,了解母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华裔子弟,对那些关心中国问题,尚不能阅读中文报刊的朋友,对打破中、英语的隔阂,服务社会是及时和必要的。 总之,海外华文传媒在“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它定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未来展望海外华文传媒与祖国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以此观之,海外华文传媒必将出现大发展的局面。因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东移以及海外华人经济的进一步扩展,华文传媒所需的物质、人才、市场等条件必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通过对不同国家华文媒体的考察,我们发现,它正日益呈现出如下趋势: 第一,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与报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相吻合,海外华文传媒也逐步走上了集团化的道路。海外华文传媒的集团化有两种情形:一是随着本地华人办报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而形成的一报为主、同时出版多种报刊(甚至多种传媒)的集团。如马来西亚的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办有《新生活报》,而《新生活报》同时又办有《风采》、《淑女》、《健康》、《休闲》等12种期刊。又如新加坡报业控股有限公司控制着全国的主要报刊。仅华文报章集团,就由3份日报和1份周报组成。二是港台报业集团在海外的拓展。如台湾的联合报系除了在本岛发行《联合报》等)外,还在美、加和欧洲出版《世界日报》,在泰国出版《联合报》。该报系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华文报业集团。香港星岛集团有限公司不仅在本岛出版《星岛日报》,还在世界三洲五国九市出版了不同版本的《星岛日报》海外版。从趋势上看,这两种类型的报业垄断集团都会有进一步的扩充与发展,而报业集团化也必将在资源配置等方面为海外华文传媒带来更多的益处。中国大陆也有人民日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和新民晚报报业集团的《新民晚报》在海外发行,但规模和覆盖面尚不如港台报团。不过随着大陆方面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大陆报业集团在海外的辐射力将会越来越大。 第二,多媒体的发展趋势 海外华文传媒由单一媒体发展起来,到如今已形成多种媒体共存共荣的局面。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只有华文报刊一支独秀。20世纪30年代以后,华文广播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到90年代中期,北美洲先后创办的华语电台已有30多家。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也都出现了华语广播。20世纪70年代,华语电视问世。进入90年代,在华人聚集的北美、西欧、东南亚逐步形成了三个华语电视中心,并且出现了卫星电视。电子传媒方兴未艾,将信息输入电脑互联网的华文电子报刊又迅速兴起。先是80年代末期留学生网络杂志纷纷出现,至90年代中期已超过30余种(大多在北美、欧洲、日本)。继电子报刊之后,新加坡的《联合早报》、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相继进入因特网,拥有大量的读者。这说明,与全球新闻业发展的进程相伴随,华文报业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诚然,新媒体的出现是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印刷媒体)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许多报纸藉此重整旗鼓,或扩版,或彩印,或增设地方版,并采用“电脑全页组版系统”,向着“全面全程自动化”目标而努力,从而显示出了新的生机。可见,每一次传播科技的改变与更新,都推动了新媒体的出现,同时也促成了报业的进一步发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