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童兵先生商榷      ★★★ 【字体: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童兵先生商榷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53:42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内容提要】跨文化传播(或跨文化交际)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殖民主义打破了不同文化自足的进化方式后,强势文化将强权即真理的逻辑搬到了文化领域,从根本上颠覆了文化正常交往、彼此影响、融合提升的主题,而变成了文化的殖民主义。这个基本的判断已经随着“二战”后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的瓦解成为学界反思历史和看待今世的基本共识,更何况文化的新殖民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变幻形式,愈加乖离平等这个主题。历史的分析有语境,文化的判断有系数。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和实践,更需要在深刻认识这样的语境的基础上,全面检视作为“舶来品”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作出我们当下的思考。本文即是这样的一个尝试,并兼之与学界前辈童兵教授商榷。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跨国传媒集团、话语博弈、文化生态 读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先生发表在《新闻大学》2004年第3期的文章“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认识误区”,深受启发,尤其是童先生在文中的一个观点引发了我的思考,即跨文化传播并不会构成文化侵略,是否如此呢?本文拟从童先生的这个观点出发,就国际传媒集团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跨文化传播的历史、现实和文化内在逻辑,以及作为跨文化传播精神实质的的话语博弈、世界文化的在劫难逃现实、中国在当前跨文化传播中的生态、跨文化传播学在中国等基本问题就教于本领域的学者,兼与童先生商榷。 一、跨文化传播不构成文化侵略? 童先生文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无数事实表明,信息就是一种战略资源,谁在跨文化传播中掌握制导权,谁就在制度竞争、国家竞争和人心竞争中占有主动性。 应该说,童先生的这段论述是非常精辟的,并且,单从这段话来看,我们似乎不难判断童先生是承认跨文化传播是会对文化安全构成很大威胁的。尤其是童先生将跨文化传播中的话语权用了一个新鲜的词语,“制导权”,让人想到了美国使用的精确制导导弹。的确,“制导权”似乎就是“话语权”的精髓,就比“话语权”更清晰地阐明了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影响作用。但读者感到不解的是,这段话只是童先生论述的一个逗号,童先生话题紧接着一转,“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全面考察跨文化传播可以发现,实施这种传播的主体常常有两种媒介集团。一种是国家传媒集团,一种是国际传媒大亨控制的跨国传媒公司。后者以赢利为主要追求,……意识形态导向较之国家传媒集团来说,要少得多,次要得多。中国加入WTO以来批准进入的主要是国际传媒集团,而且对方对于进入自律都是有所承诺的。” 基于此,童先生断然结论:“这些国际传媒公司的进入,对于国家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二、进入中国的跨国传媒公司的“行为” 童先生以上的论述似乎告诉我们,国际传媒大亨控制的跨国传媒公司都是严于操守的君子,而且,是较少意识形态攻击性的。我们认为,童先生对这些跨文化传媒公司的评价还不够“客观”。从诸多的事例来看,这些传媒公司似乎不仅尽量不表现出意识形态的攻击性,而且还百般迎合中国政府。 默多克的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为了进入中国的市场可谓煞费苦心。1995年,默多克促成了邓小平的女儿邓榕的美国之行,为她写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作宣传,并由旗下的哈柏•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了这本书的英文版;1996年10月,新闻集团下属的国际新闻公司斥资75万英镑促成了“古代中国奥秘展”在英国举行;1998年,默多克旗下的哈柏•柯林斯出版公司还取消出版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写的回忆录;2001年,在上海正在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默多克请求中国政府准许他们在上海举办一个媒介最高层会议,并邀请百余家国际大型综合传播公司的CEO出席,以示对中国市场的好感和关注。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期间,默多克一再声明他支持中国办奥运会,并希望中国申奥成功。后来,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接见默多克的时候还对他手下的媒体对中国客观公正的报道表示感谢1 。 另外,进入到中国的传媒集团还以我国民间文化故事为资源,进行商业性投资,这看上去传播的不仅不是西方意识形态,还对我古典文化运用最先进的技术进行阐扬,用美国维亚康姆公司(Viacom)总裁雷石东自己的话说,我进入中国是要把中国音乐介绍到国外去,是挖掘中国音乐的素材、歌手,经MTV国际化包装,再通过MTV的国际化推销网络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果然有这样好的资本家来在世界范围内阐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努力帮助几代国人实现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梦想? 事实并非如此乐观。进入中国的传媒集团到我民间摄录音乐、舞蹈,制作光盘销售。甚至将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商业性使用,如美国好莱坞将我民间传说《花木兰》改变成电影,日本人将西游记故事改变成动画片。他们不仅没有征得我相关群体的许可,也没有给他们任何报酬,甚至歪曲我民族民间文化的本意。花木兰由一个优雅、坚定、孝顺的美丽女性变成了一个热衷打杀、疯狂寻找男朋友的变态狂。更有甚者,外国机构和个人不择手段获取我传统工艺的资料,进行分析并改进后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产品销往我国,反而称我国有关单位侵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进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评估后,一些周边国家将源于我国的或与我国共有的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如木卡姆技术、马头琴传统音乐等申报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并获得了成功。这不仅损害了我国的文化尊严,也冲击了我国的民族文化产业。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文化家园,我们不知道如果听任西方对我传统资源进行解构性建构的话,我们的后代是否需要对《西游记》或《花木兰》重新考古以确认到底是中国文化还是美国文化。中国越来越像信息社会的原料生产国。就像工业化的全球分工一样,发达国家永远在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这种做法既避开政策的限制,又泯灭中国对于西方文化渗透的警惕,利用丰富的资源赚取利润。文化生活习惯和文化群落的保护与延续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许多重要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传历史、表演艺术、风俗习惯、节庆礼仪等,都是文化认同的结点和标志,是维系民族社区存在的底线。这样的底线如果在跨文化传播的商业逻辑掩盖下遭到侵蚀和毁坏,不仅使民族历史延续的谱系失去,而且将使民族情感失去了着落点,将为外来文化提供新的生长点。而且,不平等的跨文化传播的历史和文化逻辑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脱离人类文化发展的正常逻辑而将人类引向动荡的未知。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商业文化裹挟其控制全球的意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凭借科技优势以及由此构建的不平等的跨文化传播秩序,推销、宣扬和传播西方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并通过“恶意贬损和摧残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力图使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是失语就是蜕色,或者被边缘化。”事实证明,文化的话语权在当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共识为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发展前景的根本。正如有学者认为,西方国家的强势文化是以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为依靠的,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之所以被跨骑,也是由于缺乏物质和技术的优势。发展中国家不是没有声音,但他们没有能力散布他们的声音。因为强势国家在很多情况下是有意封堵他们的声音。实际上,文化霸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信息霸权。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信息霸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弱势文化是难以有所作为的2 。 当前进入中国的跨国传媒集团就拥有这样的技术优势并在扩展着自己的话语影响力,不管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我国副省级市电台新闻频率的节目编排策略研究:深圳、沈阳与青岛新闻频率案例剖析

  • 下一篇文章:新闻生产的时效、利润与制度选择:对美国新闻业私营企业制度的经济学阐释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童兵先生商榷”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童兵先生商榷”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