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从哈德森到夏德森:美国新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谈      ★★★ 【字体: 】  
从哈德森到夏德森:美国新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谈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49:06   点击数:[]    

1977年的The Limits of Progressive Journalism History。有些新闻史中还以批评的视角,对前人的新闻史著述进行批评。 批评主义者以为发现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他们强调问题和症状,但忽略分析潜在的问题。 4、传播学派的研究 1970年代以后,美国新闻史的研究逐渐融合传播史的思路。传播史研究包括产品(报纸、电影等等)、生产者(印刷人、出版人、合作者)、生产过程(思路和生产的结合)、情境(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及它们的相互作用,还有现存的或已经解体的机制情况。如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就是传播史研究的范畴。而新闻史将焦点放在过程或现存机制方面,由于过分强调产品或生产者,而模糊了情境或互动的影响。新闻史也很少有明确的概念化的框架,研究的问题往往不很明确,资料显现出什么问题,就做什么问题的研究,随意性较强。 这里着重研究一个以传播学思路做的新闻史案例,是夏德森(Michael Schudson)的在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时的博士论文,题为《挖掘新闻――美国报纸的社会史》(Discovering the News: A Social History of American Newspapers (1978))。这部书的中心是美国新闻事业中的客观理念发展的过程。该书以社会学为背景,将客观性当作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考察,从而研究新闻专业性和媒介机构。 直到90年代末,夏德森还在《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上撰文,呼吁新闻史学家应将新闻史的研究与其他领域的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否则,就会犯各种错误,如认为媒体总是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的中心,认为技术决定一切等等。(Michael Schudson,1997) 二、新闻史个案研究:夏德森与他的两个模式论 夏德森(Michael Schudson)《挖掘新闻――美国报纸的社会史》(Discovering the News: A Social History of American Newspapers),是用“客观性”为纲构建全书的。他通过与客观性相关联的新闻表现手段及其源起、目的的考察,将报业融入社会体系去研究。其中他在研究美国现代报业开端时,着重解剖了两种报道模式。 1、解剖两个模式――“故事模式”与“信息模式” 人们一直认为,客观性这样的理念,与新闻手段的运用密切相关。那么,什么样的新闻手段与客观性更近?夏德森阐述了美国现代新闻报道的的两种模式,或者说传播的不同功能:从1890年代前后,即从美国现代新闻业的发端开始,新闻报道就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故事模式”,一类是“信息模式”,由此论述至一战以前的美国新闻业。他又用两个典型案例,即普利策的《新闻报》和奥克斯的《纽约时报》,来解释分析这两个模式。 现代新闻报道刚一开始就有两种特性,即真实性和娱乐性,或者说反映了传媒的两种功能:提供信息,及讲述故事。纽约《世界报》和《新闻报》选择了娱乐性,奥克斯接办的《纽约时报》则选择了真实性。夏德森将表现这两种新闻特性的新闻模式,分别称之为“故事模式”和“信息模式”。 夏德森用美学理论来论述“故事”模式:若讲故事成为报纸的任务,那么新闻就应该实现米德(G. H. Mead)所说的“美学”功能。米德认为,有些新闻,比如选举结果或股市报道,应该侧重新闻的信息功能,但对于报纸上的大多数新闻,娱乐性或其消费价值则更为重要。报纸的主要任务是为读者创造令人满意的美学体验,帮助人们解释其生活,使其与所属的国家、城市或阶层相联系。米德把这当作是报纸的实际功能,是报纸应该具有的功能。他认为,记者走出门通常是为了获取故事,而不是事实。根据这种观点,报纸不是通过提供事实成为生活的向导,而是通过选择事实,重新构建事实。 夏德森阐述的另一种新闻模式,认为新闻所提供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应是未经加工的,它所提供的应是“纯信息”。他引用本杰明(W. Benjamin)的观点:信息是传播的新形式,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产物,其典型的特点是表现真实性。信息的首要目的是使其本身能够被理解。尽管信息可能并不比过去的各种情报更精确,但和早些时候的情报不一样,信息必须听上去可信。根据本杰明的分析,信息是和讲故事的精神不相容的。伯恩斯坦(B. Bernstein)在著作中称之为“阐释性编码”,即把所有内容都明确陈述出来,不留下任何含蓄的或难于理解的东西。 “信息模式”的新闻总是与公正、客观、审慎而不动感情相联系的。“信息模式”的报纸看起来比故事模式的报纸“更值得信赖”。但是,夏德森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样的判断有何根据?谁认为信息模式比故事模式更加可信?“值得信赖”是什么含义?如果所有记者都同时重视这两种概念,但所供职的报社却只代表其中的一种,怎么办呢? 在研究新闻历史的时候,学者的观点甚至个人的理论体系,可以渗透其中吗?过去我们的新闻史研究,是排斥这样做的。夏德森在对美国新闻史的研究中,用他重视的“阶级”体系来分析美国报业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在论述美国现代报业的开端时期,夏德森试图阐明两种联系:在有教养的中产阶级与“信息模式”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中产和劳动阶级与“故事模式”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为什么会这样呢?“信息模式”是用什么吸引了有教养的中产阶级?“故事模式”又是用什么吸引了劳动阶级?将“信息模式”和客观性的观念联系起来是否合理?我们应该把它看作是比故事模式更高的新闻模式吗?从1883年普利策接办《世界报》到20世纪的最初几年,黄色新闻正值鼎盛之时,《纽约时报》却同时确立了作为美国最可信赖、最受尊敬的报纸的地位。为什么纽约的富人看《纽约时报》,而不太富裕的人看《世界报》?1890年代的这两种新闻思潮提示了什么样的意义? 夏德森用这一连串的思考,去研究《世界报》为代表的故事模式,和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信息模式。 2、夏德森的“故事模式”:描画社会图景,体现社会变迁 《世界报》成为19世纪80年代纽约报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通常新闻史都把其煽情手段当作是增广其发行量的原因。但是更深层的原因在哪里呢?为什么大型图片、自我推销之类的手段能让《世界报》扩大发行量?夏德森认为报纸历史和城市历史是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1880-1890年代的纽约是一个移民城市,1881年以后的约十来年里,每年涌向美国的移民高达50多万。到1900年,美国双亲是移民的公民2600万,本人即为移民的有1000万,占全国人口的46%。大多数移民定居在城市,其中一些定居在纽约。1890年,纽约的外国移民从1880年的47.9万上升到64万,占当时纽约总人口的40%。多数移民没有阅读能力或者看不懂英语,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想学习。普利策就力求让《世界报》提供引领性的编排和新闻,他希望《世界报》不但是全日制的校舍和讲坛,而且是全天候的教师和论坛。这种对报纸编辑与新闻功能的等价判断,在19世纪晚期是不多见的。 夏德森以斯通(Melville Stone)关于报纸的功能说,即告知、解释和娱乐为出发点,并从娱乐的角度去介绍评述普利策的《星期日世界报》,以及娱乐报引起的读者消费潮流、迎合广告客户的潮流。夏德森于是将媒体置身于这样一个社会环境: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尤其是都市中心),一个日趋消费主义的社会。他探究其原因,认为消费化倾向不只因为制造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更因为城市社会关系网络不断变化,经济变得更加社会化――“市场”把职业上毫不相干的人联系在一起,工厂和办公室把等级相当的人联系在一起,社会变得更加经济化,人们因为捆绑在消费品体系,而成为一个社会体系。 夏德森在媒体与社会生态的互动体系中研究报业历史。《世界报》寻求广泛而普通的读者群,是为了适应城市居民不断改变的生活、感受和渴望,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与现实关切

  • 下一篇文章:电视媒体对未成年人之社会化的影响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从哈德森到夏德森:美国新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从哈德森到夏德森:美国新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从哈德森到夏德森:美国新闻史研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