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是从企业业务职能的角度对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做了浅显的论述。毋庸置 疑,这些能力要素是一个优秀的出版社所必备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正如当初普拉哈拉 德和哈默定义的那样,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 调不同生产技能、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因此,我们应认识到,核心竞争力 是公司战略竞争层次上的综合协调能力。它以上述五种能力为基础,是它们的聚合体, 而非五种能力的简单拼合。对于出版社来说,拥有这些企业能力是重要的,但怎样协调 运用,化为一种综合力,却显得更为重要。我们从企业资源结构的角度看出版社的核心 竞争力,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却能换一种认知方式,更接近目标。 1.团结、忠诚、上进的人力团队。在一切生产要素中,人是最可宝贵的财富。在企业 的有形资产中,人的重要性也是第一位的。曹鹏博士也指出,作为“影响力经济”而非 “注意力经济”的媒介产业,核心员工是媒介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对于出 版社来说,团结、忠诚、上进的人力团队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忠诚”与“上进” ,前者指明员工的集体归属意识和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后者则是对企业员工整体工作风 貌的强调。而“团结”、“团队”,意即除了员工个人的高素质,更注重彼此之间的凝 聚力和团结合作能力。因此,出版社要力避“个人主义”的风潮,通过各种培训、学习 以及有效的机制,提高员工的才能和团队的综合能力。 2.灵活、高效、科学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企业内部活动的制度保障。没有无管理 体制的企业,差别在于管理体制的优与劣。企业的各种能力要素只有上升到管理体制的 层次上,以之为依托和屏障,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反过来,企业管理体制必须利于各种 能力要素的成长与运动,也以之为存在依据。“灵活”是对激烈变动的市场环境的反映 ,也是一个科学管理体制的必备要素。至于“高效”与“科学”,无疑是管理体制存在 的基本依据。对我国的多数出版社来说,最为欠缺的便是灵活、高效、科学的管理体制 。而管理体制的落后与低效率,直接导致了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缺失。 3.独特、稳健、积极的企业文化。人是实体要素,体制介于实体与精神之间,而文化 无疑归于精神的范畴。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如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在最高层次上、在终 极意义上,还是文化的竞争。并且不少人也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文化价值 观。的确,无论是人才团队的构建,还是管理体制的营建,都离不开以企业品牌为载体 的企业文化。作为具有浓烈文化属性的出版社,更是如此。这里的“独特”,是因为出 版社必须自成一体,方能“万绿丛中一点红”;而“稳健”,是由于企业文化必须具有 持续性的稳定特征;至于“积极”,则是要求出版社具有积极有为、奋勇争先的进取精 神。 最后要说明的是,正如前述五种能力之间的关系一样,人力团队、管理体制和企业文 化,也是不可置离的。并且,更大的不同还在于三者之间存在着由低到高的层次上的差 异:优秀的人力团队,塑造优良的管理体制,而优良的管理体制,才可建设、培育强盛 的企业文化。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