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文评史评
   如何在文化交流中进行文化比较      ★★★ 【字体: 】  
如何在文化交流中进行文化比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35:48   点击数:[]    

nn)约翰内斯·温克尔曼编:《论文集》),Gütersloh1965,第188页。)现代化曾被论者认为是“文化的悲剧”,两次世界大战便 被认为是可怕的证明。(注:参阅弗里德里希·耶格尔:《资产阶级生活方式·20世纪 初期德国与美国的生活方式》,(Jaeger,Friedrich:Büigerlichkeit.Deutsche undamerikanische Philosophien einer
Lebensform zu Beginn des 20.Jahrhunderts载 滕费尔德,克劳斯;韦勒,汉斯—乌尔里希(编):《资产阶级历史研究》(Tenfelde,Klaus,Wehler,Hans-Urich Eds:Wege zur Geschichte des Bürgertums.)Gottingen, 1994,第171—206页。)现代化的威胁不应成为要求后现代主义的口实,因为反现代主 义(anti-modernism)(至少部分地包括后现代主义)在反对现代化束缚的运动中,有人以 强调某一特定的生活方式的独特性而要求建立一种激烈反对普及现代化原则的秩序。它 利用现代化可能造成的后果来建立一种反现代的制度并付诸实施。现代化已导致一种以 种族中心主义原则为指导的反对将特定的认同普遍化的主张。这种对现代事物的反动, 不仅可在非西方国家看到,而且可能以作为现代事物反过来反对自己的形式出现,而且 也已出现。这两种情况也都会导致“文明的冲突”。对这种威胁可举两例:纳粹主义和 原教旨主义。我并不认为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和纳粹的政策代表现代化的本旨和实质,相 反,纳粹主义实质上是一种反现代化的运动,它利用现代化的基本要素仅仅是作为手段 而不是运动的目的。正是这种反现代化的现代事物才使纳粹主义如此恐怖和危险,如此 之具有爆炸性和破坏性。今天,同样的辩证法支配着各种原教旨主义运动和它们的反现 代主义。
  这样,我们就面对着一个要求回答的问题:在文化差异与普遍化的主张之间模亘着一 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遇到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难道我们只有一种取舍来决定是主 张文化的独特性呢,抑或是主张跨越各种文化的普遍性?我认为这样做出取舍是灾难性 的。因此,我们遇到了一次人类不得不面对和不得不寻求答案的理论挑战。
      二、历史与认同
  要寻求答案就不得不将历史研究放在首位,因为历史研究才是提出并解释认同的最重 要的文化战略。历史是自我了解的手段,是阐释、论述甚至形成自我认同,以及形成自 己所属群体范围之外的其他认同的手段。它作为一面镜子代表着过去,我们可以在其中 看到在时代的范围内我们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的面貌。对个人以及群体——国家、性别 或文化——的认同来说均是如此。认同总是由历史形成的。它是由记忆和历史意识形成 甚至构成的。特性就是对我是谁或我们是谁这样的问题的回答。如果我们必须回答这样 的问题,我们通常是通过讲述往事,通过记叙历史来实现的。
  关于文化认同,我想强调某些历史记述,甚至是形成这种范围广泛的集体认同的历史 记述。它们被称之为元叙述(master-narratives)。之所以提到元叙述,是为了回答文 化认同的问题。在西方,我们现在遇到了后现代主义者对元叙述提出的强烈批评,其中 最著名的批评来自弗朗索瓦·利奥塔德(注:利奥塔德,弗朗索瓦;利奥塔德,让一弗 朗索瓦:《关于后现代学的报告》(Lyotard,Francois;Lyotard,Jean-Franois:DasPostmoderne Wissen,Ein Bericht.Graz 1986)。)。他宣称元叙述已经告终,这表明在 西方世界认同发生了危机。我并不认为在西方再不会有元叙述出现,因为元叙述属于文 化认同。但利奥塔德在一点上是正确的:我们需要在结构上新颖的叙述,它能告诉我们 现在是什么人,因为我们不仅仅依然是过去的我们。
  历史叙述不仅仅是说明某些人自己的文化认同,当然也同时描述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和 情况。这里的问题是关于元叙述(不仅是西方的,因为其他文化也有其元叙述)。元叙述 一般是普遍的历史。
  元叙述的普遍态度是排除他人的存在(或者至少与他人格格不入)。它们将他人的事物 融入自己的文化模式中(作为一种变异或作为我们必须遵守的一般规则的早期阶段或事 例)——或者在学术上将之排斥至边沿的、无人理睬的地位,并视之为威胁,成为人类 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这样,历史带给我们的除了种族中心主义之外还会有什么呢?
  如果我们想摆脱在建立认同方面的种族中心主义逻辑,我们就离不开历史。但是我们 必须在历史本身寻找超越的可能性。第一个可能性是:说明历史特性的叙述要求真实, 因为这些叙述是人类实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真正说明人的本质,他们的相互社 会关系。它们必须看起来是可信的,超越有着共同认同的人们的一切差别。它们在说明 或阐释固有的社会秩序时必须为人们所接受。某些社会实体如果没有这种建立在可信的 元叙述基础之上的社会赞同,那它在文化上是不可能存在下去的。因此,历史作为建立 认同的一种文化实践,绝不只是靠虚构或杜撰。因此,通过历史叙述来了解自己和阐释 自己世界的战略,经常包括在方法上使它们讲述的过去可靠这样的因素(这种因素传统 上称之为修辞)。
  我们必须十分仔细地看待这种历史叙述必须真实的合理要求,因为这乃是我们所寻求 的文化交流的一个可能性和起点,我认为要求真实是普遍的情况,而真实本身就具有普 遍性。它属于历史叙述的形式逻辑结构。因此我主张历史叙述能够通过其真实性来弥合 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鸿沟。
  历史的真实性并非单独一个原则,而是不同原则十分复杂的关系。它涉及历史叙述的 不同范围和领域。它涉及经验、各种价值,也涉及历史意识和意义的各种模式。(注: 参阅约恩·吕森:《历史的理性,史学的基础特征·I:历史科学的基础》,(Rüsen,J@②rn:Historische Vernunft.Grundzüge einer Historik l:Die Grundlagen
derGeschichtswissenschaft.G@②ttingen 1983);乔伊斯·阿普尔比、林恩·亨特、玛格 丽特·雅各布:《实话历史》(Joyce Appleby,Lynn Hunt,Margaret Jacob,Tellingthe truth about history),纽约1994年版。)
  对此我不再详述,而只能一般地加以说明:真实性是思想在方法上的规范。我只讲这 种方法上规范的一个问题:不同文化进行比较的方法。
  真实性是某一论证经过规范的基本思想。它构成一种有活力的论述,其目的在于求得 理解和赞同(包括对分歧的赞同)。进行这种论证将会是一种文化活动,有助于解决在通 过历史而形成某种认同时普遍性与文化特点之间的调和问题。
  但是在设法提出这种调和的原则之前,我必须批评历史思想中一种广为流传的普遍性 概念。我认为普遍性仅仅是将某种特殊性加以一般化使之纳入一种普遍的历史概念之中 ,这种概念当然会使其他的东西居于次要地位,甚至被融化。这曾经是传统的世界历史 所认识的战略,威胁着那些不愿将自己纳入已普遍化了的别人的认同的支持之下。我们 可以在迄今为止的世界历史的大多数概念中看到它(而且不仅在西方)。
  但我并不认为任何普遍化概念都只不过是一种排斥或压制其他事物的普遍化了的特性 。某些将历史记述加以概念化的原则就慎重地采取了另外的观点。其中之一是在不同观 点的关系之间采用批评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批评利用不同的观点促进知识的进步。用 一种观点批评另一种观点将会使双方都得到发展,产生变化,互相得到修正,甚至得到 充实。因此,批评能够导致融合。这是我要强调的第二种概念化战略。我们可以保留分 歧,通过辩论使各种观点得到发展,成为一个兼容并蓄的观点,即使分歧有存在余地, 又保持了他人的尊严。
  这种互相充实只有在具有普遍意义的同等的类别中被表达才可能实现。双方必须互相 承认有理由进行辩论,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二十世纪新诗理论的几个焦点问题

  • 下一篇文章:当代艺术创新是一个复合工程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如何在文化交流中进行文化比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如何在文化交流中进行文化比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话语标记的意义及其功能
  • ››颜师古《汉书注》训诂术语“某,亦...
  • ››方位成分语义指向分析
  •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
  • ››“虹”与《彩虹几度》
  • ››梁宗岱与瓦莱里的纯诗理论比较
  • ››论王蒙的《红楼梦》研究对文学批评...
  • ››张恨水笔下的重庆形象
  • ››陈铨研究综述
  • ››奇幻文学的叙事时空
  • ››如何在文化交流中进行文化比较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