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文评史评
   绝望地回到文学本身——关于重建现当代文学研究规范的思考      ★★★ 【字体: 】  
绝望地回到文学本身——关于重建现当代文学研究规范的思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35:38   点击数:[]    

,他的思想方 法明显来自福科,也从德里达那里汲取养料。虽然他始终对德里达颇有微辞。大量的“ 左”派人文学者,带着鲜明的政治色彩在大学呼风唤雨,他们热辣辣的文风本来就具有 强烈的批判性,在社会历史层面上对资本主义现实与历史大打出手,这使他们的知识运 作,经常超出文学批评的范围。“左”派的文学批评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区区文学( 的审美品质)怎么能容得下颠覆资本主义,挖出帝国主义老底的壮志雄心?文学批评加上 了“左”派的政治发动机,它必然要向“文化”(这是谦词)领域挺进。只有文化,这个 漫无边际的空间,这个超级的领域,这个巨大的无,才能成为美国校园政治的名正言顺 延伸的舞台。文学批评之在欧美,特别是美国的七八十年代走红,实在是“左”派激进 主义运动的改头换面。在80年代新保守主义当政的年月,用特里·伊格尔顿的话来说, “在撒切尔和里根政府的茫茫黑夜里”——“左”派拿什么来抚慰受伤的心灵呢?拿什 么来打发失败的光阴呢?再也没有什么比激扬文字,用花样翻新、随心所欲的文学/文化 批评来指点江山更能保持体面。在那该死的冰冷的冷战时期,斯大林的镇压,古拉格群 岛,就是萨特这样的铁嘴钢牙当年也有口难辩,更何况80年代温文尔雅的“左”倾教授 呢?还是搞搞文学批评,从这里打开资本主义的缺口。想不到这个缺口向文化研究延伸 ,使得资本主义的人文学科异常火爆,大学课坛上高朋满座,都是未来资本主义的栋梁 之材CEO。
  如今,文化研究也如潮水般涌进了中国的大学,在全民都走完了奔小康的大道之后, 中国的大学也开始脱贫致富,这使那些用人民币打造的“基地组织”(重点学科、研究 中心等),也显示出穷人乍富的阔气。文化研究很快就成为新宠,成为新的学术利润增 长点。本来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大学中文系,本以为在狂热的经济学、法律学抢购风中就 要走向穷途末路,却在文化研究中看到起死回生的希望。文化研究令人兴奋,它使90年 代初备受责难的西学,不再那么生僻冷漠。这些玄奥的理论知识,因为带有暧昧的政治 性,因为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批判性,与我们是那样亲近,那样容易合拍和协调— —它看上去就具有“本土性”,很快就有人会这样说。不是“看上去”,而是这就是它 的根本诉求。管它是谁的“本土性”,只要在谈“本土性”就行。文化研究就这样几乎 是天然地、合情合理地在大学学术中安营扎寨。它目前在中国虽然还只是蓄势待发,要 不了多久,它就可以收拾金瓯一片。只要看看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文化研 究》,印行了数册,影响颇大,创刊号在北京三联书店连续数月进入排行榜首前几名, 这就足以说明文化研究在青年学生中的号召力。关于文化研究的学术研讨会不断列入各 个大学的议事日程,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开始转向这个方向。传统的文学学科,更不用 说现当代学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回文学的困境不是 来自外部其他强势学科的挤压,而是自己要改弦更张。就像一位黄花闺女,不是受到外 部强迫,而是自己打定主意跃跃欲试要出台——这有什么办法?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是肯定的。出台后(走向文化研究)的文学肯定有所作为,向帝 国的历史、向资本主义的现实、向媒体霸权、向妇女的服饰、向边缘人群、向环保产业 、向IT网络等进军,文化研究真是可以四面出击,笑傲江湖,何等风光!这与守身如玉 ,抱残守缺的传统文学研究的落寞状态,不可同日而语。可是文学在哪里?在这里,我 们更加小心一点限定: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哪里?确实,现当代文学最容易倒戈,只要越 雷池一步,就可以进入旁门左道,其知识准备和思想方法,搞起文化研究正是得心应手 。
  这正是我们要思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规范的动因所在。
  当然,学术规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学术规范。学术规范不只是受 到既定的知识传统的制约,同时也受到时代的权力制度、政治经济、社会风尚的间接影 响。学术规范只是处理本学科知识的规则和方法,并不能限定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交 互作用。就历史情况而言,并没有一个纯粹的文学学科存在,哲学始终就直接影响文学 学科。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家,就说明文学研究学科的包容性。不用说儒家、道家学说 渗透进文学,唐宋文学受佛教影响,文论也脱不了干系。在西方,柏拉图的思想阴影从 来就没有离开文学领域,而文学批评更经常出自哲学家手笔。文学批评作为一门学科的 出现是近代的事,更准确地说,是在法国大革命后的大学出现哲学和文学批评教席才成 为可能。按照特里·伊格尔顿的看法,英语文学批评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是借着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才走向兴盛的。尽管“新批评”是迄今为止最为纯粹的文学 批评,但批评家们并不这么认为,“新批评”首先是宗教(艺术宗教),是诊治混乱现实 的济世良方,其次才是文学与审美。中国的现代文学批评更不用说,它确实是政治伴生 物。现当代文学学科实际就是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变种,现代文学研究在相当长时期内, 不过是在充分的政治阐释之后才留有一席之地。当代文学从来就没有摆脱政治附庸的地 位。因此,要指望其他门类或学科的知识不要侵入文学学科,既不切实际,也没有必要 。因为这种状况不是今天才发生。纯粹的文学研究并不存在,也很难指望以后能存在。
  现在,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建立严格的学科体系规则也不可能。知识的更新和权 威性的丧失,使严格的规范显得异常脆弱。但是现当代文学研究学科在遭遇强劲的挑战 中,更是应该以开放的姿态获取新的活力。问题在于从业人员在完成知识更新的同时, 保持对文学本身的关注。文化研究也不是天然地就和文学研究矛盾,根本的问题在于最 后的落点。
  很显然,建立现当代文学研究规范,并不是要杜绝其他学科或门类的知识的运用,而 是如何立足于文学本身。如何在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中,始终回到文学本身,这是保持 现当代文学研究学科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尽管说,什么叫做文学研究,什么不叫文学 研究已经很难分辨,但是,对文学经验本身的关注依然是基本评判标准。在这个学科已 有的历史传统序列中来思考不断变更的文学经验,显然也是一项重要的原则。
  但是,也许有一点根本的要义是需要把握的:不管过去人们把文学处置成何种东西, 或何种样式,它都是在处置文学。问题的症结和严峻也许在于,现在人们也许根本不处 置文学,文学不是因为被改变而失去存在理由,而是因为人们根本就不予理睬,连作为 佐证的下角料都无人光顾,那真是文学研究末日。文学是在被抛弃的命运中而荒芜。
  根本的误区就在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总是被“责任感”所装点,批判性不只是长矛, 更是一顶桂冠。这使野心勃勃的人们对文学经验、对审美体验之类的东西不屑一顾。大 学文学系已经被改弦更张,除少数老实巴交者还抱残守缺,其他都叫上了响亮的称号, “人文”、“传播”、“文化”等。其实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学文学系已经怀 疑向学生传授文学历史和经验的意义。人们信奉那些自以为是的批判,能拯救超渡芸芸 众生,能改变世界。在这个日益粗糙平面单向度的时代,真不知道那些空洞、浮夸的批 判性是在助长什么东西。实际上,全部历史发展到今天,其混乱与灾难从来就没有在那 些自以为是的批判中停息,而是在其中找到最好的生长场所,而人们的心智却在种种的 攻讦中异化并变得恶劣。因此,建立现当代文学研究规范——现在也许确实需要建立, 目前显然不可能产生完整的方案,但却是可以确认出发点,那就是:顽强回到文学经验 本身,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审美话语的现代表意实践

  • 下一篇文章:当代文学与“大众文化市场”学术研讨会侧记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绝望地回到文学本身——关于重建现当代文学研究规范的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绝望地回到文学本身——关于重建现当代文学研究规范的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话语标记的意义及其功能
  • ››颜师古《汉书注》训诂术语“某,亦...
  • ››方位成分语义指向分析
  •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
  • ››“虹”与《彩虹几度》
  • ››梁宗岱与瓦莱里的纯诗理论比较
  • ››论王蒙的《红楼梦》研究对文学批评...
  • ››张恨水笔下的重庆形象
  • ››陈铨研究综述
  • ››奇幻文学的叙事时空
  • ››绝望地回到文学本身——关于重建现...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