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法律论文 → 法学理论 |
|
|||||
谈社会和谐——“法治、政治和德治”建设和创新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2:43:30 点击数:[] ![]() |
|||||
问题就是因为党员不讲战斗了,光讲享受了;党员失去战士的作用了。而先锋队到底是什么?不要一提斗争就是阶级斗争,有,但不全是,甚至主要不是阶级斗争问题,比如腐败问题。 为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我们应该按照江泽民说的去做,即“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是奋斗的哲学,要为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⑦]要社会和谐就需要斗争,需要奋斗。 谢谢大家。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5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23页。 [③] 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162~163、450、10页。 [④] 《论语》为政第二。 [⑤] 列宁:《卡尔·马克思》,见《列宁选集》第二卷,第426页。 [⑥] 列宁:《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见《列宁选集》第二卷,第306页。 [⑦]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711页。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