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ing: DSU)缺陷是程序繁杂,使WTO成为大国主导操纵纠纷解决,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程序之便,拖延时间,采取实用主义,让对方失去机遇和市场。
笔者认为:要使WTO真正发挥这个经济联合国(Economy UN)多边贸易体制(multilateral trade mechanism )的作用,克服WTO方面制度缺陷,在国际法准则和国际法框架内,尤其是《国际法原则总则》(general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law principle )和《联合国宪章》(the charter of UN)发挥其作用,克服强权政治和实用主义,增强团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克服权衡利差别,实现权利的正当性,合法性到现实性的转化,在自由多边贸易体制(free multilateral trade mechanism)上,争取到公平的待遇,加强国际合作和能力建设,最终实现例外差别待遇转化为现实机遇。WTO加强自律,确保建立自由多边贸易体制(free multilateral trade mechanism),充分分享世界资源。
令人遗憾的是;WTO被称之为 "富国俱乐部",自然具有大国利益倾向,霸权主义及强权政治,WTO倡导的市场资源共享的自由贸易,只不过是发达国家重新变相瓜分市场的一种漂亮借口。
[参考文献]
1,the WTO Officer Document (Accessed in November 2001). <http://www.wto.org/english/docs_e/legal_e/ursum_e.htm> 2,The Multilateral System: 50 years of Achievement -Introduction (Accessed in November 2001). 3,10 common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WTO (Accessed in November 2001), <http://www.wto.org/english/thewto_e/whatis_e/10mis_e/10m00_e.htm> 4,Angus Francis,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Canberra, 2002 (unpublished at present). 5,Bernard Hoekman and Michel Kostecki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Word Trading System' in From GATT to the WTO,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1995. 6,Daniel L. M. Kennedy, Jave (ed), the Political Economic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7,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 and Trade (GATT), 1947. 8, IAN Bronwlie, Principals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5th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9,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ICESCR) 10,China and WTO, (Accessed in January 2002), < http://www.moftec.gov.com/moftec-com/wto/> 11,Cao peizhong,the principle of the WTO and Affection For China.[D]. Canberra, 2002 (unpublished at present).
后记:
当我封笔结束小文,心情十分沉重:中国入世,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的过程,一波三折。中国加入GATT/WTO谈判历史之长,谈判之艰辛,WTO被称之为 "富国俱乐部",自然具有大国利益倾向,霸权主义及强权政治,WTO倡导的市场资源共享的自由贸易,只不过是发达国家重新变相瓜分市场的一种漂亮借口。
伊拉克战争改变了常规和准则,也使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个经济联合国(Economy UN),具有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像联合国一样倍受关注。
再一次感谢所有参入这个项目的领导和同事,对他们给予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繁荣富强,幸福安康!
1曹培忠(1965-),男,山东安丘人,山东农业大学付教授,澳大利亚英联邦国际经济法硕士Cth Aus.LL.M.,主要研究领域, 国际经济法和WTO贸易规则。 2周艳波(1969-),女,吉林延边人, 山东农业大学付教授,南京大学法学硕士, 主要研究领域, 民商法和国际私法。 3 详见2002年7月《法制时代》封二介绍和2002年7月3日《新华日报》,以及笔者的相关文章。 4曹培忠(1965-),男,山东安丘人,山东农业大学付教授,澳大利亚英联邦国际经济法硕士Cth Aus.LL.M.,主要研究领域, 国际经济法和WTO贸易规则。 5周艳波(1969-),女,吉林延边人, 山东农业大学付教授,南京大学法学硕士, 主要研究领域, 民商法和国际私法。 6 刘笋,《国际贸易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313-314页。 7 1987年2月,中国政府向关贸总协定提交“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备忘录”是一标志性文件。参见刘笋,《国际贸易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314页。 8 关贸总协定认为:中国非是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因为1950年3月台湾当局非法宣布退出关贸总协定而消失。应当先谈减让。参见《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最后文件》第五条。笔者认为:中国关贸总协定23个原始缔约国地位并不因为1950年3月台湾当局非法宣布退出关贸总协定而消失。
9当时中国政府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较为提前,中美关系处于相对友好时期,美方出于国际局势的考虑,给“苏联,东欧和波兰”树样板,诱惑其经济体制改革。周道许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金融》,时事国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2-3页。 10 无论尼克松主义,搞三角战略对抗前苏联,还是里根主义的台湾关系法,美国一直利用台湾这个中美关系敏感政治问题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经济》,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76页。 11 加入GATT/WTO的身份不同,权利不同。发展中国家在农业补贴,GATT1994幼稚工业例外,服务性行业及贸易,知识产权和国家收支平衡权利。参照WTO网站:the WTO Officer Document (Accessed in November 2001). <http://www.wto.org/english/docs_e/legal_e/ursum_e.htm> 12 参见《青年导报》1999年11月26日《中美加入WTO谈判纪实》。 13曹培忠(1965-),男,山东安丘人,山东农业大学付教授,澳大利亚英联邦国际经济法硕士Cth Aus.LL.M.,主要研究领域, 国际经济法和WTO贸易规则。 14周艳波(1969-),女,吉林延边人, 山东农业大学付教授,南京大学法学硕士, 主要研究领域, 民商法和国际私法。 15 the WTO Officer Document (Accessed in November 2001). <http://www.wto.org/english/docs_e/legal_e/ursum_e.htm>
16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 and Trade (GATT), 1947. 17曹培忠(1965-),男,山东安丘人,山东农业大学付教授,澳大利亚英联邦国际经济法硕士Cth Aus.LL.M.,主要研究领域, 国际经济法和WTO贸易规则。 18周艳波(1969-),女,吉林延边人, 山东农业大学付教授,南京大学法学硕士, 主要研究领域, 民商法和国际私法。 19 关贸总协定认为:中国非是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因为1950年3月台湾当局非法宣布退出关贸总协定而消失。应当先谈减让。参见《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最后文件》第五条。笔者认为:中国关贸总协定23个原始缔约国地位并不因为1950年3月台湾当局非法宣布退出关贸总协定而消失。
20 10 common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WTO (Accessed in November 2001), <http://www.wto.org/english/thewto_e/whatis_e/10mis_e/10m00_e.htm> 21 GATT(1958),trends in International Trade,Geneva. 22 See:J,Timmons Roberts and Army Hite,From Modernization to Globalization: Perspectives o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Blackwell publishers led,2000,p.11. 23 Http://www.wto.org/English/thewto-e/whattis-e/tif-e/bey4-e.htm#MEAs. 24 WTO,1999,WTO and Environment. Http://www.wto.org/. 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