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行政法
   普通行政征用理念及程序构筑——从一则医疗仪器搬运事件谈起      ★★★ 【字体: 】  
普通行政征用理念及程序构筑——从一则医疗仪器搬运事件谈起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7:49:31   点击数:[]    

提出并保留异议、保护自己其他合法利益、要求合理补偿、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负担协助执行征用的义务。
  ·征用人和执行人必须依法征用,同时享有强制执行的权力。
  第三章普通行政征用程序
  ·征用前需要经过调查、审批程序,若情况紧急,则无需听取和征求当事人意见。
  ·征用需要通过行政命令发布。命令原则上由行政机关通过决定的形式作出而不举行行政听证。决定书中应该载明征用事由,法律依据,征用机关,征用时限,对当事人相关利益加以保护的保证,概括的事后补偿范围,救济手段和责任承担方式等事项。
  ·执行人员在执行中应该出示工作证和书面行政命令。但若情况十分紧急可以在事后出示行政命令决定书。
  ·当事人在被征用中可以提出异议,除非其有明确证据证明征用纯属违法,原则上不中止执行。
  ·征用补偿遵循“合理补偿”原则,包括对直接和间接损失的补偿。
  ·直接损失指因征用行为带来的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的物质损失,以实际补偿为原则,且当事人无需举证;间接损失是由征用引起的,不能由实体补偿和后果补偿方式而给予任何补偿的损失,以适当补偿为原则,并应由当事人对其间接损失举证。
  第四章监督检查与救济
  ·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与行政征用活动有关的监督管理职责。
  ·被征用人对征用人的征用行为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期间除非申请人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公共利益的危险状态不存在,不得以任何其他理由中止征用行为。
  ·被征用人对复议裁决或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寻求司法救济。亦可不经过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期间也不得以前述以外的理由中止征用行为。
  第五章法律责任
  ·征用人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赔偿,这里的赔偿是惩罚性的而非补偿性的。
  ·公务员在征用执行过程中有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违法实施征用或者收取费用;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以及其他违法乱纪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不同紧急状态下的具体征用方式和程序适用全国人大其他法律的规定。
  ·本法自××××年×月×日起施行。
  以上观点纯属一己之见,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建议国内尽早制定《行政征用法》。
  结语
  传染病的流行,将严重危及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命健康,有必要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限制,既是为了社会,为了公众,为了他人,也是为了使个人更好享有自由和权利,两者是统一而不是对立的,这就是法治的人文精神所在39。限制的典型便是法律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征用个人财产,这时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利益、公共利益中,同样包含着被征用者的个人利益。而且,法律还同时规定,对被征用财产,必须给予补偿。这同样体现了法律对于被征用者的体恤。
  但是,权力本身的扩张属性使我们不得不对其多加警惕。尽管在行政征用的立法、制度建设方面还不健全和完善,但我们可以在现实中寻求切合实际的依据,在法律的规范之内,以法律的公平公正价值为目标,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力40。事前对权力的限制可能会在种种理由下而被突破;事后的救济往往为时过晚;由此,对内容最好界定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形式的肩上,行政程序的法治化要求自然成为百年不变之局。
  
  
  
  [重要参考文献]
  ①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新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
  ②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胡建淼:《行政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④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⑤林纪东:《行政法》,台北:三民书局1993年版
  ⑥沈开举:《行政征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⑦王克稳:《论行政征收》,载《行政法学研究》1994(4)
  ⑧叶必丰、何琳:《行政即时强制界说》,载《求是学刊》2000(1)
  ⑨张志泉:《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制度比较分析》,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⑩思源:《公共危机处理中的公共利益的彰显与公民个人权利的消减》,载《清华大学法学院》(http://www.law.tsinghua.edu.com/)2003-6-15
  1消息来源:京华时报2003—4—28
  2也即拉德布鲁赫所说的“应然、欲然、实然”间的差异。
  3“拷问”一词于“非典”期间在网上颇为流行,多有“拷问法治”、“拷问宪政”等搭配,笔者在此加以引用。
  4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264页
  5张正钊、李元起等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6马怀德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321页
  7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310页
  8具体可参见:沈卫中:《我国行政征用制度的缺陷与完善——兼谈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载《兰州学刊》2002(3),第50页
  9马怀德前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321页
  10关于如何理解广义的行政征收概念,可参考:屈茂辉、张红:《论征收法律制度的几个问题》,载《法学评论》2003(2),第50——57页
  11吴超云、孙东:《从财产权保障的角度谈财产征用中的公益涵义》,载《山东电大学报》2003(1),第41页
  12张志泉:《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制度比较分析》,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第62页
  13高景芳、章琴、张红曼:《论行政补偿的宪法基础》,载《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3),第78页
  14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15胡建淼前揭《行政法学》,第264页
  16高轩:《略论财产征用制度》,载《经济师》2003(2),第55页
  17陈晏清、王南湜、李淑梅:《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页
  18参见拙作《从农地使用权到土地所有权》,载《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om)2003—5—18
  19王克稳:《论行政征收》,载《行政法学研究》1994(4),第17页
  20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7——268页
  21刘东生:《行政征用制度初探》,载《行政法学研究》2000(2),第28页
  22古典征收理论以1874年的《普鲁士邦土地征收法》为典型。
  23屈茂辉等前揭《论征收法律制度的几个问题》,第50页
  24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21——422页
  25陈新民前揭《中国行政法学原理》,第268——269页
  26参见拙作:《广义趋同论——从的人格看经济法与民法的合一》,载《法律图书馆》(http://www.law-lib.com/)2003—5—15
  27吴超云等前揭《从财产权保障的角度谈财产征用中的公益涵义》,第42页
  28沈开举:《行政征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29叶必丰、何琳:《行政即时强制界说》,载《求是学刊》2000(1),第73页
  30袁曙宏:《非典时期关注行政征用》,载《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
  31【日】原田尚彦:《行政法要论》(全订版),日本学阳书房1986年版,第200页以下,转引自姜明安前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235页
  32袁曙宏前揭《非典时期关注行政征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善后问题探讨

  • 下一篇文章: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贯彻“农业三法”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普通行政征用理念及程序构筑——从一则医疗仪器搬运事件谈起”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普通行政征用理念及程序构筑——从一则医疗仪器搬运事件谈起”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司法对体育行会内部纠纷的干预
  • ››海峡两岸《国家安全法》比较研究
  • ››完善行政确认判决之若干思考
  • ››行政明确性原则初探
  • ››刍议起诉不停止执行
  • ››论行政规划
  • ››论公共利益
  • ››对行政法上“假契约”现象的理论思...
  • ››论政府采购的性质
  • ››作为行政诉讼“通道”的功能性概念...
  • ››普通行政征用理念及程序构筑——从...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