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 • B 图(5) 在图中的直线(1)表示随着证据数量的增多导致的成本数量的增多,而函数曲线(2)则表示随着证据数量的变化其显示效用的变化。A点表示效用最大点, 但在此点之后函数曲线就开始向下趋势,直至B点的效用呈现负值。 从图中很容易的看出,并不是证据搜集成本的支出都是有价值的,而且甚至可以说其资源浪费很是严重。这种资源的浪费,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引起的。而私力救济服务机构的出现对于其资源的优化配置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合理利用的话。虽然其出现并不会节省社会总救济成本的节省,但是,此类服务机构毕竟是以盈利为存在目的的。当他们发现自己对于证据的搜集出现这种负效应时,他们会很主动的放弃的,也会要求当事人放弃,因为毕竟很少有当事人会“为了争一口气”而去要求救济,当发现损失已无法挽回之时,执著的人并不会多。这样的话至少可以使在“私救”服务机构范围内实现一定的优化配置,节省了社会总救济成本。同时,由于公力救济机关更为的专向性,其效应亦会增大。(参见图(4)) 2) 执行成本的分析 在审判之后的执行,不仅与当事人的利益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尊严。如果法庭的决议执行不了,那么法庭的判决文书将成为无用的废纸。而由此也将导致民众对于法律诉讼信心的普遍下降。杭州市某一行政区的基层法院每年受理的各类案件大约是4000件左右,其中大约有1000件左右的案件会申请执行,大约25%。而在这25%的执行案子中大约有85%可以实际执行。也就啊是说大约有675件申请执行的案子可以执行。这包括职权终结和中止的案子。而在所有可执行的案子又有50%—60%的案子能够按照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完全履行。通过这样的折算,实际可以保障申请人合法利益的也只有375—405件案子。从申请的1000件案子到实际执行安全履约的375—405件案子,平均39%的比率很能够说明公力救济机构对于执行的确是个难题。[7]又,到今年年底前,全国尚未清理的执结案件有38万。[8]就目前的执行问题。由公力救济机关独立承担法庭判决文书的执行,从现实上来看就知道其并不是“最优战略”。 2 1 (5) 与公力执行机关相比较而言,私力救济本身所消耗的成本就比较的低,同样做一件案子,私力救济比公力救济就要节省的多。如图(5),图线(1)表示的是私力救济所消耗的成本,而图线(2)则表示公力救济所消耗的成本。 公力救济机构应当将成本投入到更为适宜于他们的投资中。 私力救济作为重要的救济形式为现代社会所需要,任何要禁止其存在的借口都不能够成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私力救济需要将促成法制变革的方向向市场调整后的市场需要发展。而经过法制引导的私力救济不仅使国家能够容忍其存在,也将更能为民众所接受和适用,其合理性也将成为共识。在不久的将来,私力救济服务机构会像其他的服务机构一样成为人们所需要的常设服务机构之一。 当然,笔者并不认为这种私力救济服务机构会像人类社会那样长久的存在下去。两种救济形式并存的情况不过是一个过度时期。在最终,强大的公力救济必将代替私力救济。但是,若不让这个转型期能够健康合理的度过。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度过这个使社会不是很安稳的时期。 注释: [1]完全垄断市场;也被称为垄断(monopoly),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在这种市场组织中,一种产品市场上只有一个卖主,对于垄断者所出售的产品,市场上不存在相近的代替品。厉以宁:《西方经济学》,页142,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2003重印)。 [2]UPS(UnitedParcelServicesInc.):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参见“国际金融报”网址:http://www.enorth.com.com2002-08-1409:23 [3]图片来源;[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学分析》;蒋兆康/译,林毅夫/校;第三篇市场的公共管制第九章垄断的理论。载中国新世纪读书网网址:http://www.d62.hpe.sh.com [4]厉以宁:《西方经济学》,页278;第十三章产品时常均衡,第四节政府收支行为的影响。 [5]同上揭;页163;第七章博弈论,第一节博弈问题概述 [6]参见[美]理查德•A•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页38。 。 [7]数据来源:《法院执行难问题解析》黑龙江孟繁旭律师事务所 2003-12-116:31:31网址:http://www.mfxlawer.com。 [8]数据来源:《五大原因导致法院执行难》相关新闻载《新京报》记者:孙于泳又载中国吉林网网址:http://www.chinajilin.com.com。
转自: 声 明: 本论文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来信指正。
|